搜索更多內容
一張表梳理歷史朝代順序
在當時百姓眼里,他們是怎么看戊戌六君子變法的?
譚嗣同:“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
秦有商鞅變法,最后被五馬分尸;明有張居正變法,后被萬歷皇帝刨墳;清有戊戌變法,康有為逃之夭夭,戊戌六君子慷慨就義,嗚呼哀哉。
戊戌變法始于自康有為的公車上書,終于慈禧太后發(fā)動的戊戌政變,雖然以失敗而告終,但其在近代史中影響深遠。
戊戌變法的起源
公元1895年,康有為帶領梁啟超等數千名舉人聯合上書光緒皇帝,反對清廷與日本簽訂的《馬關條約》,康有為知道雖然千人上書,但光緒皇帝一定看不到。為何康有為還要做這件事呢?
因為公車上書這件事起到了很好的宣傳作用,讀書人都知道康有為是他們的頭,大清如要強大,改革變法勢在必行。
果不其然,康有為一下子成了讀書人在民間的意見領袖,他的影響力大了,清廷看不下去了,不能讓他在民間胡言亂語。怎么辦呢?只能將他安排到體制內,讓他來到北京,暗中操作讓康有為中了進士,封了個六品的工部主事。
康有為創(chuàng)立強學會
康有為上任后,他也不正經上班,反而開始在京城宣傳變法,這次被朝廷封官,相當于他有了合法的身份。
他又創(chuàng)立強學會,顧名思義,大清現在很弱,我們要變強,歡迎大家踴躍參會,光緒帝最寵愛的珍妃,她的哥哥智睿來入會了。珍妃和錦妃在娘家的老師文婷也來入會了,未來赫赫有名的民國大總統袁世凱也來入會了。
最關鍵的一個人,晚清的四大名臣之一李鴻章也來入會了,但李鴻章沒親自來,派家丁送文銀兩千兩,算是入會費,讓我加入強學會吧。
康有為知道后,義正言辭地將李鴻章的家丁趕了出去,你家老爺是“賣國賊”,你家的錢也是臟錢,你你你……一頓污言穢語把李鴻章的家丁給罵了出去,大家都拍手稱快。
通過這件事,我們不難分析出,康有為只是一個呈匹夫之勇的人,他完全不懂晚清的政局??涤袨榈囊恍┳兎ê透母锎胧?,好多都是不著調的。
如果他能邀請李鴻章入會,有李鴻章在他背后指點一二,他定不會這么幼稚,如果李鴻章指點他要緊密團結在以慈禧為核心的太后周圍,不要跟著那個沒權力的光緒身邊瞎轉悠,清朝的改革可能就成功了。
李鴻章當了一輩子的官,堪稱官場上的不倒翁,他歷經了幾代帝王,可以說在官場上經驗豐富,幾乎成為官油子了。康有為把這么一個寶貝驅之門外,加以侮辱,這表明康有為這個人政治水平還有待提高。
戊戌變法失敗
強學會開始后,康有為等人聯合光緒皇帝,開始了浩浩蕩蕩的戊戌變法。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在晚清的朝廷內部,真正的掌權人是慈禧太后,老太太也支持變法,但有一底線,就是不能觸動她手中的權力。
然而,涉世未深的光緒帝,大刀闊斧的進行改革,開除了慈禧身邊的重臣,觸怒了慈禧。
慈禧老太太從一大早從頤和園趕到紫禁城,光緒帝連忙跪地認錯,老太太怒責曰:撫養(yǎng)汝二十余年,乃聽小人之言謀我乎?光緒哆嗦著說:兒臣不敢,呸!老太太一口大濃痰吐光緒腦袋上。老太太又怒曰:時而今日無我,明日焉有汝乎?戊戌政變結束,一共兩句罵街一口吐沫。
最后弄幾個太監(jiān)把...
查看詳情>>與“在當時百姓眼里,他們是怎么看戊戌六君子變法的?”相關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