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性色福利在线视频福利|欧美v日韩v亚洲v最新在线|日韩女同在线二区三区|在线免费看片a欧美

      <td id="ivdo3"><tr id="ivdo3"></tr></td>
      <track id="ivdo3"><tbody id="ivdo3"><noframes id="ivdo3"></noframes></tbody></track>

    • 
      
      <center id="ivdo3"></center>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孟浩然代表作

      發(fā)布時間:2020-07-16
      1、

      孟浩然的唐詩代表作《宿建德江》,詩中始終是以一個愁字貫穿

      孟浩然代表作
      孟浩然古詩大全
      孟浩然的詩

      孟浩然,唐詩杰出的詩人之一,名浩,字浩然,號孟山人,襄州襄陽(現(xiàn)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 他的詩歌可謂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對于后世還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相信大部分的朋友對于他的詩,那都是非常的熟悉,例如他的《過故人莊》、《春曉》、《田家元日》等等,那都是唐詩里不朽的名篇,很多人都能夠背誦。

      孟浩然的詩大多都是充滿了真摯的情感,讀起來也是朗朗上口,尤其是他的《春曉》,那可謂是婦孺皆知,連小學(xué)生都能夠全篇一字不漏地背誦下來。而且他的這些詩,不僅朗朗上口,而且每一首詩,那都是極為的工整,情景交融,非常值得一讀。

      個人是非常的喜歡孟浩然,而且由于他在藝術(shù)的造詣,后來把他與王維并稱為“王孟”,那么小編為大家介紹一首他比較冷門的詩,可以說是同樣非常的經(jīng)典,也是非常值得一讀,那便是他的《宿建德江》,這也是一首非常典型的唐詩。

      《宿建德江》

      唐代: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的這首詩,可謂是寫得抑揚頓挫,一開篇便是讀者帶入到了詩人所營造的那種意境中去,“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蔽野研〈?吭跓熿F迷蒙的小洲,日暮時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頭。這短短的兩句,便是把時間和地點都交代了清楚。使得我們知道此時的詩人正在江邊,剛剛是把小船停靠在煙霧迷蒙的小洲,另外此時的時間正是傍晚時分,我們的詩人的心情,也非常的憂傷。

      這時便給讀者留下了一處空白,詩人到是由于什么原因?表現(xiàn)的如此憂傷,于是我們接著往下讀,看到詩人突然筆峰一轉(zhuǎn),便寫道了,“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這曠野無邊無際遠天比樹還低沉,只有這江水和明月與人相親相近。從這首詩的最后兩句我們可以看得出來,詩人此時是一個人,他由于一個人只身在外,于是想到了自己的親人,在末尾一句:“江清月近人?!北闶且越驮聛肀扔饔H人,從而也使得這一整首詩,充滿了更為濃郁的感情。

      孟浩然的這首詩最大的一個藝術(shù)特點,那便是他既不是寫人,也沒有寫船出行,而是以船、日暮、野曠、低樹、江、月,便把把這一首詩的意思完全地表達了出來,令人讀了之后,也會在腦海里浮現(xiàn)出一幅,江邊泊船的畫面來。這種以景代入,層層遞進的方式,也使得這首詩有另于其它的詩作,使得它在情感上,能夠引發(fā)人更為濃重的情感共鳴。

      孟浩然把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些事件,用一種非常有秩序的方式串聯(lián)了起來,而且這首詩中,始終是以一個愁字貫穿,這個愁字與那些日常的生活景物,卻是相得益彰,把愁渲染的更為濃烈。


      查看詳情>>
      2、

      孟浩然的代表古詩詞有哪些?這八首值得收藏回去細讀

      孟浩然代表作
      孟浩然的詩
      孟浩然的詩有哪些

      之前和大家介紹過李煜、辛棄疾、李清照、張先、姜夔、蘇軾、晏殊、范仲淹等詞人及李賀、李商隱、王維、杜牧、劉長卿、王昌齡、白居易等詩人的經(jīng)典詩詞,如果沒看過的可以進入我的主頁查看我之前整理的內(nèi)容,今天我們一起來聊一聊“山水田園詩派”的開創(chuàng)者——孟浩然!

      孟浩然的詩在藝術(shù)上有獨特的造詣,后人把孟浩然與盛唐另一山水詩人王維并稱為“王孟”,孟詩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多寫山水田園和隱居的逸興以及羈旅行役的心情。其中雖不無憤世嫉俗之詞,而更多屬于詩人的自我表現(xiàn)。

      孟浩然作為盛唐時期著名詩人,其名氣雖然不如李白、杜甫、王維等名聲響亮,但其詩成就之高,也是后人十分推崇的,今天我們來欣賞下孟浩然的那些代表作。

      1、《春曉》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fēng)雨聲,花落知多少。

      它的藝術(shù)魅力不在于華麗的辭藻,不在于奇絕的藝術(shù)手法,而在于它的韻味。整首詩的風(fēng)格就像行云流水一樣平易自然,然而悠遠深厚,獨臻妙境。有多少人的啟蒙詩就是《春曉》呢?相信每個人對它都不陌生吧!

      2、《過故人莊》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他把藝術(shù)美深深地融入整個詩作的血肉之中,顯得自然天成。這種不炫奇獵異,不賣弄技巧,也不光靠一兩個精心制作的句子去支撐門面,是藝術(shù)水平高超的表現(xiàn)。正是因為有真彩內(nèi)映,所以出語灑落,渾然省凈,使全詩從“淡抹”中顯示了它的魅力。

      3、《宿建德江》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這是一首刻劃秋江暮色的詩。先寫羈旅夜泊,再敘日暮添愁;然后寫到宇宙廣袤寧靜,明月伴人更親。一隱一現(xiàn),虛實相間,兩相映襯,互為補充,構(gòu)成一個特殊的意境。

      上過小學(xué)的應(yīng)該不會不知道這首名作吧!

      4、《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詩前半泛寫洞庭波瀾壯闊,景色宏大,象征開元的清明政治。后半即景生情,抒發(fā)個人入仕無路,閑居無聊的苦衷,表達了急于用世的決心。這是初中級別學(xué)生必學(xué)的了!

      5、《送朱大入秦》

      游人五陵去,寶劍值千金。

      分手脫相贈,平生一片心。

      最后的“平生一片心”,語淺情深,似是贈劍時的贈言,又似贈劍本身的含義——即不贈言的贈言。

      6、《早寒江上有懷》

      木落雁南度,北風(fēng)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遙隔楚云端。

      鄉(xiāng)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

      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

      全詩透露出詩人在長安碰壁之后的牢騷和惘然,思鄉(xiāng)之情和寫景之句渾然一體,深沉含蓄,中間兩聯(lián)自然成對,毫無斧鑿痕跡,顯示了詩人的藝術(shù)功力。

      7、《渡浙江問舟中人》

      潮落江平未有風(fēng),扁舟共濟與君同。

      時時引領(lǐng)望天末,何處青山是越中?

      此詩通過“引領(lǐng)”遙望和向舟中人探問,表現(xiàn)對越地的向往。首句即寫“江落潮平”,點明正適宜輕舟快渡,但詩人卻“時時引領(lǐng)”遙望,足見心情的急切。末句一問,寄托著對越地山川之美的渴慕。全詩筆調(diào)樸素,意境渾融。

      8、《送杜十四之江...

      查看詳情>>
      3

      孟浩然五言律詩的代表作賞析,詩人最后為什么而哭?

      孟浩然代表作
      孟浩然古詩大全
      孟浩然的詩

      有人說:詩人有兩樣?xùn)|西最讓他們害怕,一是怕懷才不遇,二是怕孤獨。但是天意弄人啊,許多千古名篇都是以這二者為主題創(chuàng)作而成,可以說詩人們是在用自己的不幸去感染讀者,而這些不幸都是他們對前途、對生活最“痛”的領(lǐng)悟。盛唐著名的山水田園詩人之一的孟浩然就有一首詩,是他身處異鄉(xiāng)時所作,他竟然哭了出來。

      山暝聞猿愁,滄江急夜流。

      風(fēng)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維揚憶舊游。

      還將兩行淚,遙寄海西頭。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游》是唐代詩人孟浩然所創(chuàng)作的一首五言律詩。

      詩人應(yīng)舉不第,離開長安后,為了排解苦悶,曾一度漫游江淮?!端尥]江寄廣陵舊游》是詩人夜宿桐廬江上時,懷念揚州舊友而作。該詩前四句側(cè)重寫“宿桐廬江”之景色。日暮、山深,猿啼、江水、秋風(fēng)、孤舟等凄迷孤寂的景物,構(gòu)成清峭孤冷的意境,襯托出詩人的綿綿愁思;后四句側(cè)重寫“寄廣陵舊游”,詩人向朋友傾述獨客異鄉(xiāng)的惆悵和孤獨之感,又抒發(fā)懷念友人的拳拳之心。全詩前半寫景,后半寫情,景與情完美融合,寫景愈真切,其情愈深,顯得渾成自然,韻味悠長。

      這首詩出現(xiàn)了多個地名。桐廬江也叫桐江,它是富春江的上游,在今浙江省桐廬縣境,詩中的滄江就是桐廬江。建德在桐廬江上游。詩中的“維揚”“海西頭”以及題目中“廣陵”都是指揚州。

      詩題點明是乘舟停宿桐廬江的時候,懷念廣陵友人之作?!吧疥月犜吵?,滄江急夜流?!笔拙鋵懭漳骸⑸缴?、猿啼。詩人佇立而聽,感覺猿啼似乎聲聲都帶著愁情。環(huán)境的清寥,情緒的黯淡,于一開始就顯露了出來。次句滄江夜流,本來已給舟宿之人一種不平靜的感受,再加上一個“急”字,這種不平靜的感情,便簡直要激蕩起來了,它似乎無法控制,而像江水一樣急于尋找它的歸宿。接下去“風(fēng)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語勢趨向自然平緩了。但風(fēng)不是徐吹輕拂,而是吹得木葉發(fā)出鳴聲,其急也應(yīng)該是如同江水的。有月,照說也還是一種慰藉,但月光所照,惟滄江中之一葉孤舟,詩人的孤寂感,就更加要被觸動得厲害了。如果將后兩句和前兩句聯(lián)系起來,則可以進一步想象風(fēng)聲伴著猿聲是作用于聽覺的,月涌江流不僅作用于視覺,同時還有置身于舟上的動蕩不定之感。這就構(gòu)成了一個深遠清峭的意境,而一種孤獨感和情緒的動蕩不寧,都蘊含其中了。

      孟浩然這首詩可以分為兩部分,前四句寫景,講述夜宿桐廬江時周圍孤獨的環(huán)境,后四句抒情,因為孤獨,所以寫信遙寄廣陵的朋友。猿啼本來就讓人有斷腸之感,自己一個人夜宿孤舟,更覺猿啼聲頻增愁怨,而且“滄江急夜流”,流水湍急,作者的內(nèi)心肯定是像流水一樣不平靜。

      頷聯(lián)“風(fēng)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風(fēng)吹得兩岸樹葉沙沙作響,從聽覺上來說,作者經(jīng)過“猿啼”“急流”“沙沙的響聲”可以說每一樣都使自己覺得無助,倍感孤獨。放眼望去,明月當空,在桐廬江上就只有一葉孤舟,雖然說“明月照水面閃銀光”,看起來很有意境,但是一個人、一葉孤舟總讓作者心中泛起客愁。

      最后四句讓人有點哭笑不得,作者說“建德這個地方不是他的故鄉(xiāng),他想念揚...

      查看詳情>>
      4、

      孟浩然著名的古詩有哪些?被選進《唐詩三百首》中的這幾首你都知道嗎

      孟浩然代表作
      孟浩然的詩
      孟浩然的詩有哪些

      《唐詩三百首》中孟浩然最著名的八首詩詞,氣勢磅礴,格調(diào)渾成!

      孟浩然(689—740),唐代襄州襄陽人,世稱“孟襄陽”。孟浩然善于用五言詩描繪山水和田園的景色,他是唐代第一個以山水詩見長的詩人,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王孟”。

      洛中訪袁拾遺不遇

      孟浩然

      洛陽訪才子,江嶺作流人。

      聞?wù)f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我來到洛陽拜訪袁拾遺,誰知他已被貶官且流放江嶺。聽說那里梅花開得早,可那又怎能比得上洛陽的春天呢?

      詩前兩句是對偶句,這兩句揭露了當時政治的黑暗、君主的昏庸。顯出作者心中的憤懣和不平。后兩句的“梅花早”極言嶺上早梅之好,也反襯出“北地春”的遲,表現(xiàn)了詩人對友人的深沉懷念,這種寫法,更見感情的深摯。

      過故人莊

      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這首田園詩以質(zhì)樸平淡的文字描寫了農(nóng)家閑適的生活情景,也寫了老朋友之間的深厚情誼。

      老友備好了豐盛的飯菜,邀請我到他的田舍做客。濃密的綠樹環(huán)繞著村莊,村外是蒼翠橫斜的青山。我們面對著窗外的打谷場和菜園,把酒對飲,閑聊著農(nóng)事。相約等到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我再來飲酒,欣賞菊花。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八月的洞庭湖水與兩岸平齊,天空倒映在水中,水面與天空混為一體。云夢大澤水汽蒸騰,波濤洶涌,搖撼著岳陽城。

      想渡過湖卻找不到船與槳,閑居在家有負朝廷恩德。旁觀別人垂釣,空有羨慕之情。

      春曉

      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fēng)雨聲,花落知多少?

      春天的夜晚覺睡得很香,不知不覺天就亮了;醒來時,到處都能聽到小鳥的啼叫聲。昨夜風(fēng)聲雨聲四起,也不知花被吹落了多少。

      詩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剛剛醒來的一瞬間展開描寫和聯(lián)想,生動地表達了對春天的熱愛和憐惜之情。

      夜歸鹿門歌

      孟浩然

      山寺鳴鐘晝已昏,漁梁渡頭爭渡喧。

      人隨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歸鹿門。

      鹿門月照開煙樹,忽到龐公棲隱處。

      巖扉松徑長寂寥,唯有幽人獨來去。

      山寺里的鐘聲響起,天色已經(jīng)昏暗,在魚梁渡口人們在搶渡,顯得喧鬧不已。行人沿著沙岸向江村走去,我乘著小舟返回鹿門。

      鹿門山的月亮照清楚了朦朧的樹影。不知不覺中忽然來到龐德公隱居的地方。巖穴的山門及松間的小路靜悄悄的,只有我這個隱者獨自來來去去。

      秋登萬山寄張五

      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隱者自怡悅。

      相望始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fā)。

      時見歸村人,平沙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jié)。

      這是一首臨秋登高遠望、懷念舊友的詩。面對北山嶺上白云霏霏,我這隱者自己能品味歡欣。我登上高山是為了遙望張五,心情早就隨著鴻雁遠去高飛。憂愁每每是薄暮引發(fā)的,興致往往是清秋招致的。

      在山上時時望見回村的人們,走過沙灘,坐在渡口稍事歇息。遠遠看去,天邊的樹林活像是薺菜,俯視江畔的沙洲,猶如一彎新月。什么時候你能帶著酒到這里來?重陽...

      查看詳情>>
      5、

      孟浩然寫給王昌齡的一首詩,與李白的哪個更勝一籌?

      孟浩然代表作
      孟浩然古詩大全
      孟浩然的詩

      七絕圣手王昌齡被貶,李白和孟浩然各作一首經(jīng)典詩相送,高下立見

      唐代詩壇群星璀璨,那些如今被寫在課本上的名字,在今天看來似乎略顯陌生,但在當時他們也曾是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物。正因為有了他們,詩壇也成了一個大的朋友圈,詩人之間的愛恨情仇也成就了一段又一段的佳話。

      今天小編就來說一說七絕圣手王昌齡、詩仙太白、孟浩然之間的友誼。王昌齡和孟浩然相識得要早一些,孟浩然比王昌齡大了9歲,一生布衣的孟浩然十分欣賞王昌齡的灑脫。孟浩然51歲時,王昌齡來路過襄陽,倆人把酒言歡,也就是這場酒宴,本已染重疾的孟浩然因沒忌口喪命。聽說好友死訊的王昌齡傷心不已,卻在巴陵意外遇見了正被流放夜郎途中的李白,兩大詩壇巨匠一見如故,自此王昌齡和李白也就成了多年好友。

      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這兩首詩,就是王昌齡被貶后,李白和孟浩然各寫的一首經(jīng)典詩,兩首詩都感情真摯,是難得的佳作,但兩相比較高下立見。

      1.《送王昌齡之嶺南》

      唐.孟浩然

      洞庭去遠近,楓葉早驚秋。峴首羊公愛,長沙賈誼愁。

      土毛無縞纻,鄉(xiāng)味有槎頭。已抱沈痼疾,更貽魑魅憂。

      數(shù)年同筆硯,茲夕間衾裯。意氣今何在,相思望斗牛。

      這是王昌齡被貶嶺南時孟浩然所作。詩的大意是:洞庭此去路漫漫,楓葉驚醒了秋意。當年峴首山贏得了羊公愛,長沙城愁苦了賈誼。嶺南那地方,穿衣沒有絲麻,吃的也只有些魚鮮。我本就身患重病,現(xiàn)在又要為你擔(dān)憂。當年我們一起共事幾年,今天卻又要天各一方。昔日的意氣豐風(fēng)如今何在?我只能向南望斗牛星來解一片思念。

      全詩悲痛沉重,先以寫景開篇,濃濃秋意下一片蕭瑟。再寫嶺南之地的荒蕪,想到好友將在這樣的地方吃不好穿不好,身在病中的孟浩然擔(dān)憂不已。最后回憶起兩人在相交多年的歲月,感慨如今天各一方。

      2.與孟浩然的沉重不同,李白在聽說王昌齡左遷龍標時,寫下的這首詩雖也傷感,更多的卻是勸慰。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唐.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fēng)直到夜郎西。

      這是李白一首很經(jīng)典的七絕,詩的大意是:在這暮春時節(jié),楊花落盡,子規(guī)鳥也日日啼鳴,我聽聞你被貶為龍標縣尉,龍標那地方偏遠,沿途要連經(jīng)五大溪。我只有將這為你擔(dān)憂的一片心,寄托給天上那輪明亮,就讓它隨風(fēng)一直陪著你,直到那夜郎西。

      與孟浩然詩一樣,這首詩前兩句也是寫景,后兩句寫情。暮春時節(jié),本就是滿目凄涼之際,聽聞好友被貶,更添了一份傷感。第二句,李白以“過五溪”對龍標的偏遠一筆帶過,而孟浩然則是從衣食等細節(jié)描寫,各有千秋。最后兩句,是李白完勝孟浩然之句,都是一片惆悵下望明月,李白這句將明月擬人化,將“愁心”寄托在明月上,意境高遠。最后7個字,哪怕是悲痛中仍可見詩仙的飄逸和灑脫,對被貶的好友,也是極大的安慰。

      兩相對比下,后世都認為李白更勝一籌。大家覺得呢?


      查看詳情>>
      6

      孟浩然寫春節(jié)的代表作《田家元日》,與其它詩人的春節(jié)詩有什么不同?

      孟浩然代表作
      孟浩然古詩大全
      孟浩然的詩

      古人以過年這天的午夜,作為冬季結(jié)束,春天開始的分界線。自古以來,描寫春節(jié)的詩詞很多,但多數(shù)是寫深處他鄉(xiāng),思念親人的題材。而孟浩然的這首《田家元日》,卻寫了作者的另一種心情。一改別人過年思鄉(xiāng)的情調(diào),令人耳目一新:

      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仕,無祿尚憂農(nóng)。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

      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

      孟浩然,唐代著名的詩人。他是湖北襄陽人,所以有人稱他為“孟襄陽”。孟浩然是個非常講義氣的人,平時看到誰有為難,總會解囊相助,所以人緣很好。唐玄宗開元十五年,孟浩然在長安等著應(yīng)試,正趕上在這里讀過除夕,回想起自己曾經(jīng)在山野隱居,讀過一段“漁樵耕讀”的歲月,有感而發(fā),寫了這首《田家元日》詩。

      這首詩其實是寫于大年初一,所以才有了首句“昨夜斗回北,今朝歲啟東”。說的是夜里的北斗星,昨天晚上北斗星的勺子還指向北方,今天早晨就指向東方了。古人認為,北斗星的勺子把,指向北方,那么天下就都是冬天,指向東方天下就全是春天。古人不知道地球是圓的,當然也不知道分南北兩個半球,春夏秋冬兩個半球四季相反,所以才這樣說。昨天晚上還是冬天呢,今天早上就到了春天了。

      當年,詩人剛滿四十周歲,正值不惑之年,精力充沛,正是壯年時期,本想走入仕途,有一番作為。雖然當時自己還沒有官職,但是心里卻時刻掛念著農(nóng)民兄弟。回想自己在農(nóng)村時的日子,白天在田野里,跟著農(nóng)夫們一起耕作,到了傍晚,跟著騎著黃牛的牧童,扛著鋤頭,哼著小曲,一起回家。讀到這里,不禁想起了幾天前,在女兒語文課本上,看到的宋朝雷震寫的一首《村晚》詩:

      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詩中的情景,和孟浩然的的這首《田家元日》,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只不過這兩首詩寫的季節(jié)不同,一個是夏日池塘的景色,一個寫的是冬日感懷。相同的地方是,都寫的田園風(fēng)光。詩人孟浩然,在田園隱居時,結(jié)識了很多農(nóng)人,跟他們一起勞作,彼此間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所以才能寫出這么情真意切的好詩來。

      這首詩,雖然是大年初一寫的,但是詩人并沒有落入俗套,抒發(fā)思念家鄉(xiāng)的情感。而是筆鋒一轉(zhuǎn),把自己的恬淡自然,和美麗的田園風(fēng)光,知足而樂的農(nóng)人生活有機地融合在一起,給人一種自然和諧之美。

      這首詩,在新年伊始,感嘆日月如梭,時光蹉跎。漫長的冬季已經(jīng)過去,明媚的春天已經(jīng)來臨。期盼新的一年,能夠風(fēng)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農(nóng)民取得一個豐收年。所以最后詩人寫到:“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其實這最后兩句詩,還有另一層意思,那就是詩人也期盼自己,這次進京應(yīng)試,能夠有一個好成績,能金榜題名。到那個時候,自己也可以“春風(fēng)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查看詳情>>
      7

      孟浩然的一首名詩代表作《登望楚山最高頂》,詩人的故鄉(xiāng)在哪里?

      孟浩然代表作
      孟浩然古詩大全
      孟浩然的詩

      說到中國的自然美景,大家恐怕首先會想到那句"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確實,江南的美景讓人沉醉。江南之美,誠如白居易所言:“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倍系母沟兀贾莸奈髯雍敲啦粍偈?,正如蘇軾所說:“所謂若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

      文壇擅長描繪美景的山水田園詩人極多,其中孟浩然首屈一指。孟浩然筆下的自然,是與詩人的生命歷程緊密相連的,其中“鄉(xiāng)淚客中盡,歸帆天際看”,是一種心思鄉(xiāng)的深沉苦痛;“微云淡河漢,疏雨滴梧桐”是一份內(nèi)心的清麗淡雅;“看取蓮花凈,方知不染心”,是幾分高尚的節(jié)操;“樵人歸欲盡,煙鳥棲初定”,是寧靜致遠;“扉松徑長寂寞,唯有幽人獨來去”,是一份冷清、寂寞和自在。

      在孟浩然詩文的風(fēng)輕云淡中,有一個現(xiàn)象特別值得一提,那就是孟浩然十分沉醉于荊楚風(fēng)物。從“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到“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可以說楚地風(fēng)物,讓孟浩然流連忘返。特別是對地處湖北省中部的歷史文化名城襄陽,孟浩然更是毫不吝嗇溢美之辭。為什么?因為那是詩人的故鄉(xiāng)!今天筆者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孟浩然描寫襄陽美景的一首詩,美得令人心醉。

      《登望楚山最高頂》

      唐.孟浩然

      山水觀形勝,襄陽美會稽。

      最高唯望楚,曾未一攀躋。

      石壁疑削成,眾山比全低。

      晴明試登陟,目極無端倪。

      云夢掌中小,武陵花處迷。

      暝還歸騎下,蘿月映深溪。

      此詩作于詩人43歲,當時他從吳越回到故鄉(xiāng)襄陽,登覽了襄陽城南的望楚山。這首詩開篇就指出,若以形勢之勝論山水,襄陽之美遠遠超過會稽。尤其是那最高的望楚山,鮮有人跡攀陟。這山峰石崖峭壁,就像是刀削而成,眾山同它相比全都太低。詩人在晴明的日子登上峰頂,極目遠眺。鋤地的云夢澤似乎只有手掌一般大小,武陵源在繁花掩映中撲朔迷離。興盡而歸,夕陽西下,一輪明月透過藤蘿映在深溪里。此等意境,美哉如畫!

      通讀全詩,孟浩然對望楚山的盛贊絕非溢美之辭。開篇十個字,以議論發(fā)端,點名山水形勝之美,襄陽遠遠勝過會稽(今浙江紹興市)。須知孟浩然游歷過大江南北的山山水水,但家鄉(xiāng)這座望楚山卻一直沒有登覽過。因此,一種巨大的震撼,讓孟浩然發(fā)出了望楚山美過會稽的感嘆,可謂于情于理都毫無造作之感。詩篇緊接著寫遠望望楚山,石崖若刀劈,顯示了自然造化的鬼斧神工。而一覽眾山小之感,更突出望楚山之巍峨高聳。望楚山的陡和高,恰恰表現(xiàn)出一種凌云之氣勢和美感。

      七句到十句寫登望楚山。在晴朗的天氣里登上望楚山,極目南望,云夢澤只有巴掌大小,而桃花源隱在迷迷蒙蒙的花中。而云夢澤和桃花源一則是襯托山之高,二則是映襯山之美。云夢是中國古代最大的湖泊,而桃花源在湖南的武陵。可見此處孟浩然,并非寫實,而是用了寫意的筆法。因為襄陽的望楚山上即使望得再遠,也不可能望見湖南的夢澤和桃源。況且滄海桑田,唐時云夢已大多成為陸地。這種寫意筆法,更襯托出這兩句詩文辭優(yōu)美,詩意盎然。

      詩的最后,還將一種流連忘返和盤托出。入夜,詩...

      查看詳情>>
      8、

      孟浩然經(jīng)典的一首代表作《秋登蘭山寄張五》,詩中的張五到底是誰?

      孟浩然代表作
      孟浩然古詩大全
      孟浩然的詩

      《秋登蘭山寄張五》是孟浩然秋季登山之作,孟浩然是怎樣的一個人呢?我覺得有必要做一個介紹。為什么不直接賞析這首詩而要介紹作者呢?原因如下:

      孟子和他的學(xué)生萬章論及讀書時有必要知道書籍的作者,他們說了下面一段話:

      孟子謂萬章曰:“一鄉(xiāng)之善士,斯友一鄉(xiāng)之善士;一國之善士,斯友一國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為未足,又尚論古之人。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是尚友也?!?/p>

      由此可見知道作者的重要性,知道了作者也就知道了作者創(chuàng)作這首詩的時代背景和創(chuàng)作的原因等。

      作者簡介:

      孟浩然(689~740),初唐著名的詩人,字浩然,襄州襄陽人,孟浩然層屢次參加科舉考試,都未能考中,布衣終生。孟浩然在正史中沒有傳記,他的事跡被元代文學(xué)家辛文房編入《唐才子傳》中。

      在無緣科舉的情況下,孟浩然選擇了隱居生活,曾隱居鹿門山。在隱居期間,孟浩然寫下了大量的詩歌,他的詩歌長于寫景,多反映山水田園和隱逸、行旅等內(nèi)容。孟浩然的詩歌具有詩清淡的特點,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在寫作藝術(shù)上有很高的造詣。

      這首詩中的張五是誰?

      這首《秋登蘭山寄張五》就是一首典型的寫景抒情的詩歌,《秋登蘭山寄張五》也做《秋登萬山寄張五》,張五是誰呢?張五就是《唐才子傳》中的子容。他和孟浩然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兩人都在襄陽隱居。

      子容就是張子容,襄陽人,為什么孟浩然講張子容稱為張五呢?因為唐代人們喜歡在稱呼中用家族內(nèi)子弟的排行次第,稱為“次第”,是親切的一種稱呼。如果是初次見面的朋友,就會先問對方的姓氏行第,隨后便以行第相互稱呼。張子容在兄弟間排行第五,所以孟浩然便稱呼他為“張五”。 據(jù)辛文房《唐才子傳》記載:

      子容,襄陽人。開元元年常無名榜進士。仕為樂城令。初與孟浩然同隱鹿門山,為死生交,詩篇唱答頗多。

      《秋登蘭山寄張五》賞析:

      這首《秋登蘭山寄張五》就是兩人的唱答之作:

      北山白云里,隱者自怡悅。相望試登高,心隨雁飛滅。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fā)。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jié)。

      當時張子容隱居在襄陽峴(xiàn)山以南的白鶴山上,而孟浩然也隱居在襄陽附近。孟浩然秋日的一天登山峴山對面的萬山,遠眺好朋友張子容,就寫下了這首詩信寄意。孟浩然在詩信中約張子容在重陽節(jié)同來登高飲酒,因為古代的重陽節(jié),人們有登高的習(xí)俗。

      全詩開頭的四句寫出詩人孟浩然喜悅的心情,孟浩然為什么會有喜悅的心情呢?因為這是詩人作為隱者怡然自得的內(nèi)心寫照。

      在這秋高氣爽的好日子里,詩人不由得想起同樣也隱居在附近的好朋友張子容來,他登山遠眺,期望能看見好朋友張子容,可是沒有看見。孟浩然對好朋友的思念之情也如同天空中高飛的鴻雁一樣,飛向?qū)γ娴陌Q山。

      五、六句點明秋天特有的節(jié)氣,詩人孟浩然在山上一呆就是一天,這個時候已經(jīng)是日薄西山、黃昏之際,詩人的心頭不由得泛起一陣陣的閑愁,而清秋的山色卻又引發(fā)詩人的閑情逸致,詩人借景生...

      查看詳情>>
      9

      孟浩然的古詩有哪些?孟浩然的愛情和事業(yè)

      孟浩然代表作
      孟浩然的詩
      孟浩然的詩有哪些

      詩意的山水,閑云野鶴的生活,是歷代文人墨客一生的向往,然而真正領(lǐng)略山水之樂的人并不多,要么是匆匆過客,要么是一霎煙雨般的駐足。

      大唐王朝三百年間,涌現(xiàn)出無數(shù)杰出的詩人,其中懷才不遇者也比比皆是。但終其一生未謀個一官半職的,只有孟浩然一人。

      孟浩然,天地間一山水閑人,卻活成了所有人的精神偶像。就連謫仙人李白也對他欽佩不已:“吾愛孟夫子,風(fēng)流天下聞?!?/p>

      他用雙腳丈量大唐的錦繡山川,用雙眼見證人生的起起落落,用雙手寫下恬淡灑脫的人生態(tài)度。

      在孟浩然的少年和青年時代,大唐皇權(quán)幾度更換,世道也趨于混亂。

      年僅18歲的他便有了“文不為仕”的想法,可好歹孟家也是亞圣孟子的若干世孫,書香世家,名門望族,孟老爺自然不會由他任性妄為。年少輕狂的孟浩然一氣之下便離家出走,跑到鹿門山好友張子容那里。

      還寫下了“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fēng)雨聲,花落知多少?!边@樣朗朗上口的詩句。

      鹿門山下有間酒館,一次偶然的機會,孟浩然遇上了韓襄客,一個從郢城到襄陽來賣藝的歌女。

      才子配佳人,兩人一見鐘情,當即便私定終身。

      一個說:“只為陽臺夢里狂,降來教作神仙客?!?孟浩然《贈韓襄客》)

      一個說:“連理枝前同設(shè)誓,丁香樹下共論心?!?韓襄客《閨怨詩》)

      只可惜兩情相悅,卻不能朝朝暮暮。

      孟家在襄陽是有頭有臉的大戶人家,斷不會容一個歌女入門。

      熱戀中的人總是瘋狂的,為了愛,孟浩然與父親徹底決裂,與韓襄客在郢城拜堂成親。而韓襄客深愛著孟浩然,縱然一生無名無分,也甘之如飴。

      人生最怕的是來不及。26歲那年,孟浩然的父親去世。他還沒有來得及與父親和好,他還沒有來得及讓他的妻兒見過父親,就永遠地失去了父親。

      這時他的熱血仿佛被重新點燃,他決定完成父親未了的心愿。

      唐玄宗開元十六年,孟浩然第一次背井離鄉(xiāng),遠赴長安。然而他的理想破滅了。他想回去,可又無言面對他的親人,于是他決定留在長安。

      “空堂坐相憶,酌茗聊代醉?!鼻奥访C5乃?,只能以茶代酒,聊以自慰。

      三年后,孟浩然的仕途依然一片渺茫。而在他漫游吳越、夜宿建德江時,卻悟出了中國山水詩的象外之境——失意幻滅中的理趣。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舟泊暮宿,望眼欲穿的煙渚上,只有自己在漂泊。野曠,天低,江清,月近,寫景亦是寫人,便把這人生逆旅當作一回逍遙游了。

      云卷云舒,花開花落??赡芄賵稣娴牟贿m合他,他也對功名利祿早已厭倦,最終他又回到了鹿門山。

      《過故人莊》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廓外斜。

      果然還是田園山水最適合他。

      孟浩然一生布衣,卻因他的詩讓盛唐詩卷流溢出清淡自然的色彩,被后世譽為山水田園詩的第一人。

      從此,《孟浩然集》天下流傳,他也在精神世界中得到永生。

      “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

      追尋詩和遠方的意義在于去認識不同的世界,去看不同的風(fēng)景,去享受不一樣的生活……讓我們的認知不僅僅局限于眼前,讓我們感悟宇宙的浩渺和生命的偉大,讓我們敬畏生命和自然,讓我們更加...

      查看詳情>>
      10、

      孟浩然的經(jīng)典代表作《早寒江上有懷》,這是一首什么詩?

      孟浩然代表作
      孟浩然古詩大全
      孟浩然的詩

      “吾愛孟夫子,風(fēng)流天下聞”李白的這兩句詩直白的表達了對孟浩然的敬慕之情。孟浩然比李白大十二歲,在李白尚未成名之前,孟浩然已名動天下,但是他倆一見如故,志趣相投,結(jié)下了深厚的友誼,也成為唐代詩壇的一段佳話。

      孟浩然,唐代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人物,造詣非凡。他出生于襄陽的書香之家,少年時便顯露出過人的文學(xué)才華,詩文俱佳,名氣也越來越大,此時的孟浩然對仕途并不感興趣,而是選擇與好友張子容隱居于鹿門山。

      但是這樣的隱居生活只持續(xù)了一年多,公元712年冬,好友張子容遠赴長安參加科舉考試,不久之后,孟浩然也離開了鹿門山,開始了他了游歷生涯,漫游江南各地,廣結(jié)天下名士。

      孟浩然喜歡過隱逸的生活,但他在四十歲時,卻選擇赴長安參加科舉考試,走仕途之路?,F(xiàn)實是殘酷的,孟浩然的第一次科考以落第而告終,但他并未放棄求仕。四十六歲的孟浩然再一次前往長安求仕,結(jié)果不理想,也未求得一官半職。

      縱觀孟浩然的一生,早年求隱,淡泊名利,晚年求仕。已過不惑之年的孟浩然為什么有著強烈的求仕愿望?個人認為原因有兩個,其一是因為生活貧苦所迫,希望改善生活,孟浩然晚年過得很苦,杜甫有詩寫道:“吾憐孟浩然,裋褐即長夜”,寒冷的冬夜,靠的是粗布短衣御寒,甚至連被子都沒有。

      其二是因為生命的失落感,這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儒家講究”學(xué)而優(yōu)則仕“,四十歲時,孟浩然或許感受到了生命的短暫,他已不再年輕,卻沒有建立一番功業(yè),甚至感到一事無成。

      孟浩然的一生創(chuàng)作了很多佳作,這首《早寒江上有懷》是他最經(jīng)典的一首詩,亦入選《唐詩三百首》,整首詩渾然天成,最后兩句更是妙絕古今,堪稱千古名句。

      《早寒江上有懷》

      木落雁南度,北風(fēng)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遙隔楚云端。

      鄉(xiāng)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

      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

      這是一首思念故鄉(xiāng)的抒情詩,情真意切,漂泊在外的孟浩然,看到眼前的景物,有感而發(fā),勾起了詩人內(nèi)心對故鄉(xiāng)的濃濃思念之情。每個人對故鄉(xiāng)都有一份屬于自己的獨家記憶,無論走得有多遠,時間有多久,故鄉(xiāng)卻難以割舍,是人心中最深的牽掛,故鄉(xiāng)是一個人的根。

      “木落雁南度,北風(fēng)江上寒”樹葉飄落,大雁南飛,北風(fēng)蕭瑟,通過對秋天典型景象的描寫,襯托出詩人內(nèi)心的思鄉(xiāng)之情。

      《淮南子》中寫道:“木葉落,長年悲”,詩人見此景,聯(lián)想到自己的處境,悲從心來;大雁在詩詞中代表書信,我們常說鴻雁傳書,大雁南來北往,往返故鄉(xiāng),故亦成為游子思念故鄉(xiāng)的象征,韋應(yīng)物在《聞雁》中寫道:“故園渺何處,歸思方悠哉?;茨锨镉暌?,高齋聞雁來。”

      “我家襄水曲,遙隔楚云端”語言平淡,但卻耐人尋味,尤其是“我家”二字直白親切,含蓄地道出了詩人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之情。詩人的家鄉(xiāng)在“襄水”邊,風(fēng)景優(yōu)美,而此時的他在長江下游地區(qū),與故鄉(xiāng)相隔萬水千山,思鄉(xiāng)之情油然而生。

      “鄉(xiāng)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將詩人心中的思鄉(xiāng)之情表達得更加強烈,更為感人,可以說是前兩句詩情感的遞進。在外漂泊久了,思念的淚水已流盡了,這個“盡”字寫出了客居...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