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內(nèi)容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李白溫柔的愛情詩《長干行》賞析,李白一改豪放大氣的秉性,轉(zhuǎn)而纏綿婉轉(zhuǎn)
生于盛世大唐,對于詩酒換年華的李白而言,能寫的東西實在太多了:生平第一次自薦失敗,李白遭到來自李邕前所未有的難堪,遂憤怒地拋下“大鵬一日同風(fēng)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后一展縱上;橫跨赤鬃烈馬,踏遍熾麗山川,當(dāng)李白游歷到賀知章處,奉上一曲《蜀道難》,由此正式成為“謫仙人”,俯瞰人間;與唐明皇稱兄道弟,入大明宮如逛街巷,平步青云的李白面對大唐美人兒,吟出“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fēng)拂檻露華濃”!
只需一壺酒便可吐一首詩,只需酒眼惺忪便能看透塵俗,故而李白的創(chuàng)作素材極多,或仕途不順,或思鄉(xiāng)念友,或賞贊風(fēng)景,又或辛辣諷刺,但是他卻很少涉及到偏柔軟的愛情。愛情需要更感性的呼喚,李白放浪不羈的性格本就不適合干柔情蜜意的事。然而不適合并不代表不能,李白也曾寫下為數(shù)不多的愛情之作,猶似驚鴻一瞥,劃破寂靜夜空。
《長干行》
妾發(fā)初覆額,折花門前劇。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
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嘗開。
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塵與灰。
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臺。
十六君遠(yuǎn)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觸,猿聲天上哀。
門前遲行跡,一一生綠苔。
苔深不能掃,落葉秋風(fēng)早。
八月蝴蝶黃,雙飛西園草。
感此傷妾心,坐愁紅顏老。
早晚下三巴,預(yù)將書報家。
相迎不道遠(yuǎn),直至長風(fēng)沙。
這首詩按照故事情節(jié)可簡單分為上下兩段,前起句為上段寫美好,后八句為下段寫悲傷。李白寫愛情詩很有特點(diǎn),幾乎完整地寫出了一對戀人的前世今生,從“妾發(fā)初覆額”的二三歲的年紀(jì)寫到了16歲的離別,使讀者能夠完全代入,深深鉆進(jìn)這個凄美的故事里。
其中第二、三行是千古傳唱的經(jīng)典之句,后世還從中總結(jié)出了兩個浪漫的成語:青梅竹馬,兩小無猜。他們從小就是很好的玩伴,直到女子14歲時成為了男子的新娘。在描寫新婚夜的細(xì)節(jié)里,我們能挖掘出李白特有的浪漫主義色彩,極富藝術(shù)效果,比如這里的“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低頭向著墻壁的暗處,你一直呼喚我也不敢回。
這樣的情節(jié)表明,女子是非常害羞的,然而我們知道,他們可是從小玩到大的朋友啊,又怎會陌生到害羞呢?這只能說明,他們的愛情是單純而原始的,是天真無邪的。如此可愛的女孩兒怎能不惹人憐愛?如此純潔的愛情怎能不動人心懷?很難想象,歷經(jīng)人世滄桑的李白竟能寫出孩童般的囈語,令人驚艷無比。
后半段則渲染了離別之情,刻畫了一位思念遠(yuǎn)行丈夫的少婦形象,而這位少婦才16歲。花季少女正是放漾身心的大好年紀(jì),而她卻沒日沒夜為思念而愁苦不已,“感此傷妾心,坐愁紅顏老”,16歲就為紅顏老而犯愁,可見其思君的情之深,意之切。
這首詩的風(fēng)格不太像太白,因為它一改豪放大氣的秉性,轉(zhuǎn)而纏綿婉轉(zhuǎn),柔和沉美,欲擒故縱。詩中不提男子之事,單講女子的熱烈與堅貞,更體現(xiàn)了筆觸之細(xì)膩,更能表現(xiàn)出她為夫君摧塌心肺的悲慟。李白通過這首詩向世人展示了他鐵漢柔情的一面,最好還是別讓詩仙動情,他一旦動起情來,普通凡人哪里能抵抗得了呢。
與“李白溫柔的愛情詩《長干行》賞析,李白一改豪放大氣的秉性,轉(zhuǎn)而纏綿婉轉(zhuǎn)”相關(guān)的文章
李白最深情的四句愛情詩賞析
今天和大家說點(diǎn)不一樣的,李白大家應(yīng)該都有了解,我們上學(xué)的那會都有學(xué)過他的詩,他是唐代的浪漫主義詩人,以前就被他的《望廬山瀑布》中的氣勢給怔住了,“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多么夸張的手法,寫出了他的不拘、灑脫的個性,眾所周知李白寫景是很厲害的,但其實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寫愛情詩也同樣令人欽佩。
一、“美人卷珠簾,深坐顰蛾眉。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strong>
這是唐代詩人李白《怨情》中的絕句,《怨情》是唐代詩人李白創(chuàng)作的一首五言絕句。這首小詩抒寫一位美人的幽怨,不直截了當(dāng)?shù)貙懺梗蛔髅廊松駪B(tài)的描繪:含顰獨(dú)坐,淚痕滿面,卻表現(xiàn)出了她心中深深的愁恨。
他沒有直接抒寫美人的幽怨,而是通過她的神情來表達(dá)她心中的愁恨,李白描寫的這個孤獨(dú)的女子非常有畫面感,也把她的思念之情勾畫出來了,同時還給人一種遐想。
這位品性容貌都美好的閨中女子卷起了珠簾,獨(dú)自坐在深閨中還皺著眉頭,因為思念太深了,情太深了,所以不知不覺就流下相思淚,美人心中是有抱怨的,獨(dú)自忍受著孤獨(dú)寂寞,離人卻還沒有回來,這是在恨對方不能陪在自己的身邊。
二、“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
這是出自李白的《清平調(diào)·其三》中的詩句,《清平調(diào)詞三首》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組詩作品,共三首七言樂府詩。第一首從空間角度寫,以牡丹花比楊貴妃的美艷;第二首從時間角度寫,表現(xiàn)楊貴妃的受寵幸;第三首總承一、二兩首,把牡丹和楊貴妃與君王糅合,融為一體。全詩構(gòu)思精巧,辭藻艷麗,將花與人渾融在一起寫,描繪出人花交映、迷離恍惚的景象,顯示了詩人高超的藝術(shù)功力。
這里的“傾國”指的就是楊貴妃,“名花”就是牡丹花,把花和楊貴妃融在一起寫,讓人覺得人花交映,令人心歡,贏得君王滿面帶笑不停地看,這一句把牡丹美人動人的姿色寫得情趣盎然,君王面容帶笑,自然恨和煩惱都消失了,顯示了李白高超的藝術(shù)功力。
三、“當(dāng)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strong>
此詩句是出自李白的《春思》,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所創(chuàng)作的新題樂府詩。此詩寫一位出征軍人的妻子在明媚的春日里對丈夫夢繞魂牽的思念,以及對戰(zhàn)爭早日勝利的盼望,表現(xiàn)思婦的思邊之苦及其對愛情的堅貞。全詩言辭樸實無華,情景交融,神骨氣味高雅渾然,富有民歌特色。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當(dāng)丈夫懷念家鄉(xiāng)期盼回家的時候,妻子早就因為思念丈夫而愁腸百結(jié),這句話寫出了出征軍人的妻子對丈夫魂牽夢繞的思念,和盼望著戰(zhàn)爭早日贏得勝利,詩句言辭樸實無華,卻表現(xiàn)了婦人的思邊之苦和對愛情的堅貞,也就只有李白才能寫得出來。
四、“掩妾淚,聽君歌。 ”
詩句出自李白《夜坐吟》,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借樂府舊題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此詩歌詠男女之間的愛情應(yīng)當(dāng)建立在雙方了解,情投意合的感情基礎(chǔ)之上,表現(xiàn)詩人進(jìn)步的愛情觀及愛情理念。全詩句式多變,層層設(shè)疑,引人入勝,具有很高的藝術(shù)價值。
詩的韻和句式都沒有改變,可是詩中主人公的情緒卻變了,她已是抹掩淚聽歌了,至于歌里說了些什么并沒有說,但產(chǎn)生的效果卻是驚...
查看詳情>>與“李白最深情的四句愛情詩賞析”相關(guān)的文章
李白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的詩《短歌行》賞析,文辭如行云流水,極富表現(xiàn)力
唐朝后期一場“安史之亂”把唐朝推向衰敗,這段戰(zhàn)亂造就了
“詩圣”杜甫,李白比杜甫大了十一歲,充分體驗過盛唐時期的興盛繁華,在“奉召入京”之前,李白更加崇尚修仙游俠,性格浪漫。今天小編要介紹的就是李白一首最具代表性的早期浪漫主義詩歌《短歌行》。
短歌行
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滿。
蒼穹浩茫茫,萬劫太極長。
麻姑垂兩鬢,一半已成霜。
天公見玉女,大笑億千場。
吾欲攬六龍,回車掛扶桑。
北斗酌美酒,勸龍各一觴。
富貴非所愿,與人駐顏光。
《短歌行》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作品。此詩分上下兩段。前八句言百年(人的一生)易滿,天地?zé)o窮,時間無限,神仙尚且兩鬢成霜,凡人何堪;只有天公、玉女才能與時長存,千年萬載,操控天象;后六句詩人突發(fā)奇想,欲阻攔六龍,留住時光,使人生不老,青春永駐。全詩悲嘆人生太短,寫法上將寫實與想象熔于一爐,極富浪漫主義色彩。
“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滿”,詩歌開篇感嘆人生短暫,可是天地?zé)o窮,時間無限,不成比例,即便是以長壽著稱的仙女麻姑頭發(fā)都已白了一般,似乎只有天公和玉女玩投壺游戲都玩了千億次也不見有絲毫的衰老跡象。
時間永恒,無始無終,漫漫無垠;生命短暫,代謝榮衰,轉(zhuǎn)瞬即逝。詩人正是抓住了這一強(qiáng)烈的反差,進(jìn)一步馳騁瑰麗神奇的想象?!吧n穹浩茫茫,萬劫太極長”。上句從“空間”角度極言天宇浩瀚無垠;下句則從“時間”角度感嘆光陰的永恒漫長。“萬劫太極”,何其久遠(yuǎn)!在這漫長的歲月里,那曾經(jīng)見過東海三次變?yōu)樯L锏穆楣孟膳缃褚惨褍婶W斑白了。這種浪漫的夸張只能出自李白的筆下。
所以,李白說:“吾欲攬六龍,回車掛扶桑”。這里有一個神話傳說,在東方的大海上有兩顆桑樹相互扶持,稱“扶?!?,太陽女神羲和與其子金烏每天早上要從此處駕車升起,他們所乘之車由六龍駕馭,因此,李白說他要攔回六龍,親駕日車,將日車掛在扶桑樹上,用酒漿將六條龍都灌醉,讓其沉睡不醒,無法駕車,這樣便可以為世人留住光陰。
像秦始皇、漢武帝這樣的帝王都曾派人尋訪神仙,請得道高人練就丹藥以圖升仙得道,長生不老,永享富貴榮華。但李白說“富貴非吾愿”,他想方設(shè)法留住時間并不是為了自己求富貴,只是為了讓世人青春永駐。有人曾分析李白的言外之意,說李白不像普通大眾一樣求長生、求富貴,那他必定另有所想,可能他只求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抱負(fù),成就一番偉業(yè),這就成了一首抒發(fā)自己豪情壯志的詩作。
縱觀全詩,詩人在馳騁豐富的想象時,把美麗的神話傳說融入瑰麗奇?zhèn)サ乃囆g(shù)境界,塑造出瑰奇壯觀,多姿多彩的藝術(shù)形象,洋溢著濃郁而熱烈的浪漫主義色彩。文辭如行云流水,極富表現(xiàn)力,體現(xiàn)了詩人雄奇奔放,清新飄逸的風(fēng)格。他以吞吐千古,囊括六合的胸襟和氣魄,天馬行空般地馳騁想象,從思想到藝術(shù)都表現(xiàn)出極大的創(chuàng)造性,在繼承借鑒前人的同時作了重大的突破
全詩透出的熱烈的浪漫主義色彩和太馬行空的想象,既是李白個人風(fēng)格的體現(xiàn),也是當(dāng)時盛唐時期社會風(fēng)氣的映射。大家怎么看李白的這首詩呢?
與“李白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的詩《短歌行》賞析,文辭如行云流水,極富表現(xiàn)力”相關(guān)的文章
李白寫了一首極盡濃艷的調(diào)戲詩,這首詩的“艷俗”,但同時卻十分高超
李白對歌妓一見鐘情,寫下大唐最艷俗的一首詩,果真是藝高人膽大
我們通常以“酒仙”、“詩仙”、“劍仙”去形容李白,但不要忘了他首先是位風(fēng)流人物,詩酒固然必不可少,美女同樣也不可或缺。李白登記在冊的合法妻子共有四位,可他風(fēng)俗之外的如花美姬卻遠(yuǎn)遠(yuǎn)不止這個數(shù)。
尤其是風(fēng)情萬種的大唐,文人雅士與妓為伴是再尋常不過的事情,風(fēng)塵女子在文學(xué)圈有了更多的露臉鏡頭,那么文壇便留下了更多浪漫的故事。李白在詩歌界引領(lǐng)風(fēng)騷,在風(fēng)月界亦不遑多讓,李白曾在一次酒席之上醉戲歌妓,出言之輕狂令人側(cè)目,感情之奔放引人遐思,他還將此事記載下來,寫出了一首極盡濃艷的調(diào)戲之作。
《贈段七娘》
羅襪凌波生網(wǎng)塵,那能得計訪情親。
千杯綠酒何辭醉,一面紅妝惱殺人。
席間相贈,李白盛夸段七娘:你擁有洛神般的凌波微步、羅襪生塵,我有什么辦法才能和你親近親近呢?千杯烈酒都無法灌醉我,可見了你這漂亮的臉蛋就讓我淪陷了!最后一句中的“惱”是“引逗,撩撥”之意。
詩仙就是詩仙,連撩妹都可以這么浪漫,手法竟能如此高超,倘若小解是這位段七娘,恐怕早就掉入這溫柔的陷阱了。然而如果你認(rèn)為李白只是為了贊美七娘,那你也太不了解李白了,他的真實目的是占有,第二句“訪情親”就已經(jīng)有所顯示,但真正的玄機(jī)是藏在第一句中的。
“羅襪凌波生網(wǎng)塵”,是不是覺得很拗口,還很不容易理解?那是自然,因為李白在此處引用了一個關(guān)于洛神的典故。曹植曾在千古名篇《洛神賦》中寫道:“陵波微步,羅襪生塵?!边@是用來形容洛神行走時的美妙姿態(tài),意思是說:洛神步履輕盈地走在平靜的水面之上,蕩起細(xì)細(xì)的微波,就像在地面上騰起的塵埃一樣。
洛神即宓妃,是先秦神話里掌管洛河的水神,屈原第一次將其以神女的身份寫入了《楚辭》之中,并開啟了人神相戀主題的文學(xué)濫觴,自此洛神成為男性文人寄托情感的寫作對象,但洛神仍未徹底改變“美而無禮”的形象,仍帶著一絲輕佻與乖張。
直到曹植《洛神賦》的出現(xiàn),洛神才真正被刻畫成了理想女神般的存在,真正成為此后數(shù)千年來文人雅士的夢中情人:“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髣髴兮若輕云之蔽月,飄飖兮若流風(fēng)之回雪。遠(yuǎn)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p>
更為關(guān)鍵的是,自曹植創(chuàng)造性地重塑了洛神之后,洛神遠(yuǎn)古的本體神話就被徹底取代,到唐朝時幾乎成為了文人“艷遇”的專屬模式。那么李白之“羅襪凌波生網(wǎng)塵”的意義就顯而易見了,他首先將段七娘形容為洛神,然后再以洛神的方式去對待段七娘——李白想要和七娘發(fā)生一些故事。
古代常以某“娘”來稱呼年輕貌美的女子,比如怒沉百寶箱的名妓杜十娘,相貌平平者還擔(dān)當(dāng)不起這個稱號,所以七娘應(yīng)當(dāng)是家族排行老七的一位大美女。雖然歷史上沒有留下段七娘的痕跡,但小解猜測她應(yīng)該是歌舞伎。一席酒宴之上,李白大醉之間,七娘獻(xiàn)上一曲絕唱,必定把李白迷得天花亂墜,所以李白才能寫下如此嬌艷的一首詩。
跳出詩仙的浪漫圈子之外,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這首詩的“艷俗”,但同時卻...
查看詳情>>與“李白寫了一首極盡濃艷的調(diào)戲詩,這首詩的“艷俗”,但同時卻十分高超”相關(guān)的文章
李白最浪漫的一首詩《把酒問月》,由酒寫到月,又從月歸到酒
檐下的花兒, 靜靜開。夜風(fēng)似影久等在門外,殘月獨(dú)掛在窗臺 ,將回憶映白。懷, 那人還在不在。繁華的塵埃落下來,喧囂散去忘記了悲哀,用一生緣分等待, 等命運(yùn)安排。還, 有幾世的無奈。問明月, 陰晴圓缺。照不盡塵世間不解的姻緣,月牙夜的喜悲幾人能感覺。
本篇是詩仙李白最飄逸浪漫的一首自我造象絕妙詩,詩人由酒寫到月,又從月歸到酒,用行云流水般的抒情方式,將明月與人生反復(fù)對照,在時間和空間的主觀感受中,表達(dá)了對宇宙和人生哲理的深層思索。
把酒問月·故人賈淳令予問之
唐代:李白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fā)。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云間沒。
白兔搗藥秋復(fù)春,嫦娥孤棲與誰鄰?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惟愿當(dāng)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
青天上的明月是什么時候升起的?我現(xiàn)在停下酒杯想問一問。人追攀明月永遠(yuǎn)不能做到,月亮行走卻與人緊緊相隨。明月皎潔,如明鏡飛上天空,映照著宮殿。遮蔽月亮的云霧消散殆盡,幽幽月光盡情揮灑出清冷的光輝。人們知道這月亮晚上從海上升起,又是否知道它早晨也從這云間消失?月亮里白兔搗藥自秋而春,嫦娥孤單地在月宮住著又有誰與她相伴?現(xiàn)在的人見不到古時的月亮,現(xiàn)在的月卻曾經(jīng)照耀過古人。古人與今人如流水般只是匆匆過客,共同看到的月亮都是如此。只希望對著酒杯放歌之時,月光能長久地照在金杯里。
“把酒問月”這詩題就是作者絕妙的自我造象,那飄逸浪漫的風(fēng)神唯謫仙人方能有之。題下原注:“故人賈淳令予問之。”彼不自問而令予問之,一種風(fēng)流自賞之意溢于言表。
悠悠萬世,明月的存在對于人間是一個魅人的宇宙之謎。
“青天有月來幾時”的劈頭一問,對那無限時空里的奇跡,大有神往與迷惑交馳之感。問句先出,繼而具體寫其人神往的情態(tài)。這情態(tài)從把酒“停杯”的動作見出。
它使人感到那突如其來的一問分明帶有幾分醉意,從而倍有詩味?!扒嗵煊性聛韼讜r?我今停杯一問之?!痹娙送1?,帶著些許醉意,仰望萬里蒼穹,提出疑問:這亙古如斯的一輪明月,究竟是從何時就有的呢?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p>
有史以來,有多少人想要飛升到月宮中,以求長生不老,但都沒能實現(xiàn);而明月卻依舊用萬里清輝普照人間,伴隨著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的人們。
“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fā)”
是對月色作描繪。皎皎月輪如明鏡飛升,下照宮闕,云翳(“綠煙”)散盡,清光煥發(fā)。以“飛鏡”作譬,以“丹闕”陪襯俱好,而“綠煙滅盡”四字尤有點(diǎn)染之功。此處寫出了一輪圓月初為云遮,然后揭開紗罩般露出嬌面,那種光彩照人的美麗。月色之美被形容得如可攬接。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云間沒?”只見明月在夜間從東海升起,拂曉于西天云海隱沒,如此循環(huán)往復(fù),蹤跡實難推測。
“白兔搗藥秋復(fù)春,嫦娥孤棲與誰鄰?”
月中白兔年復(fù)一年不辭辛勞地?fù)v藥,為的是什么?碧海青天夜夜獨(dú)處的嫦娥,又該是多么寂寞...
查看詳情>>與“李白最浪漫的一首詩《把酒問月》,由酒寫到月,又從月歸到酒”相關(guān)的文章
李白浪漫的一首相思詩《三五七言》,要景有景,要情有情
歌以詠志!愛情一直是我們心中最神圣的,它的甜美它的苦楚都讓我們欲罷不能。不管是否有美好的結(jié)局,我們對于愛情的向往從古至今從未改變過。
愛情的主題少不了相思。作為大詩人的李白是如何用自己的才華來直抒胸臆地表達(dá)“我想你”呢?看完李白寫的這首詩,都讓我們陷入自我懷疑中,這到底是不是李白?單身狗的我們搬起小板凳,一起來借鑒學(xué)習(xí)一下吧!
《三五七言》
秋風(fēng)清,秋月明,
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fù)驚。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這首詩是李白于公元756年所作。乍一看這個文風(fēng),許多人都說李白可是豪放灑脫的大才子,怎么會為了兒女情長這些事情而勞心勞神呢?大家可別忘了,是人都有七情六欲,誰人不為情所困呢?更何況像李白這樣風(fēng)度翩翩才華橫溢的君子,再加上家有黃金萬兩。
要物質(zhì)有物質(zhì),要才華有才華,要相貌有相貌的這樣一個人,豈不讓無數(shù)女子為他折腰么?
這首詩采用了三五七言的體式,也是李白確立了這種獨(dú)特的詩體。
前兩句用秋天的景色來直接表述,秋風(fēng)冷清,秋月明亮。直接點(diǎn)出了深秋時節(jié)的蕭瑟景象,隨后又說落葉在秋風(fēng)的吹散下不斷地聚在一起又散開,樹上的寒鴉本來已經(jīng)入睡了,也被葉子的聲音吵醒了。
前兩句把秋天的景色渲染得非常到位。秋天應(yīng)有的景色就是眼看著紛紛葉落,感受著瑟瑟秋風(fēng),這才是秋天的步伐;情思睹物,這才是秋天的愁緒。用這些景色更是烘托出了悲涼的氣氛。
隨后的最后一句用14個字更是單刀直入的抒發(fā)自己的思念之情。
在那一段美好的舊時光里,你我二人都是日夜相見相思的,可是卻再也找尋不到這樣的日子了,不知道下一次見面的日期是什么時候。此時此刻在這個孤寂的夜晚我想起了咱們當(dāng)時那些美好的往事,讓我如何是好啊。
秋天的蕭瑟配上我思念的哀愁,更是顯得凄苦。李白這是借用別人之手來抒發(fā)自己的思念。
整首詩像是一個情竇初開的小姑娘來寫個心上人的。用婉轉(zhuǎn)的曲調(diào)來表達(dá)自己內(nèi)心的相思之情,每到晚上的時候我都非常的思念情郎,嬌羞的樣子讓人臉紅,靦腆害羞可不是少女懷春么?最真摯的感情卻總是得不到回應(yīng),只能自己一個人在心里喊著:”我對你的思念至深你可感受得到么?咱們什么時候才能再相見呢?
短短的14個字將少女懷春的場景表達(dá)的惟妙惟肖。要景有景,要情有情,這可比一句“我想你了”要婉轉(zhuǎn)情深的多,更是讓人覺得愛憐!話雖結(jié)束但感情才剛開始,情意綿綿無可止。
這也是李白筆下最動人的一首詩句,把思念一個人表達(dá)到了極致。真是讓人感慨:
一念秋風(fēng)起,一念相思長。
在文人的一生中總是離不開詩酒妓,而李白更是全部精通。作為浪漫詩人代表的李白,更是容易動情。
這句詩和商隱的“春心莫共花爭發(fā),一寸相思一寸灰”可謂是不相上下!我非常的渴望美好甜美的愛情,這樣的心愿和春花一樣競相開放,把我一寸一寸的相思都化為了一寸一寸的灰燼。也是表達(dá)了女主深閨中相思的愁悶心情。
把“春心”和”花“采用強(qiáng)烈的對比來表達(dá)自己內(nèi)心的吶喊,把看不見摸不著的相思用了可擬化的灰燼,一寸一寸的更像肝腸寸斷之情。
最...
查看詳情>>與“李白浪漫的一首相思詩《三五七言》,要景有景,要情有情”相關(guān)的文章
李白最浪漫的愛情詩《陌上贈美人》,一段非常浪漫的邂逅
李白是我國唐朝時期一位非常出名的詩人,在我國歷史中的眾多詩人中,能夠超越他的人確實是不多,他的有很多詩作都是在游山玩水時所寫,所以他的作品大多數(shù)都是一些寄情山水之作,總是給人一種唯美而又隨意的感覺。大家也都知道他的性格是非常灑脫而又隨意的,不拘小節(jié)是他的標(biāo)簽,相比于杜甫那種非??酀娜兆?,李白的生活實在是太讓人羨慕了。
所以李白其實也很少回去寫一些苦兮兮的詩,頂多就是一些訴說相思之苦之作,而且給人的感覺也多是唯美,比如:"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在歷代詩人中,寫愛情詩最出名的還是李商隱和陸游,那么李白的愛情詩是什么樣的呢?今天為大家分享的就是他的一首愛情詩,而且內(nèi)容也很有趣,寫的是一見鐘情。
《陌上贈美人》
駿馬驕行踏落花,垂鞭直拂五云車。
美人一笑褰珠箔,遙指紅樓是妾家。
這首詩還有一個名字,叫做《小放歌行》,有人覺得這首詩其實是一首樂府收錄的詩,他所講述的是武陵游俠的故事,而詩文中這個騎馬的人也并不是李白。這首詩主要講述的是一位風(fēng)度翩翩的公子,在一次踏馬而行的春游中結(jié)識了一位美人,于是便對對方生出了愛慕之心,郎有情妾有意,全詩讀起來生動而又抒情,女兒家的嬌態(tài)更是寫得活靈活現(xiàn)。
其實一直以來愛情詩是最容易引起人們的共鳴的,也是最能夠打動讀者的,雖然這些愛情離我們有千萬年的距離,但是情感的連接并不會受到時間的阻礙。無論時間過去多久,每當(dāng)我們讀起那些極盡纏綿的作品時,我們也仍舊會被詩中所蘊(yùn)含的真摯愛情所打動,而這正也是愛情與文學(xué)的交融最為動人的一個地方。
在這首詩的第1句與第2句之中,李白他就直接地交代了事件發(fā)生的時間和地點(diǎn),雖然看似寫作手法非常直白,但是卻正式為下文做鋪墊,也讓整首詩看起來更加飽滿。大概意思是說年輕的少年坐在駿馬之上,腳下踩著落花,他緩緩地向前走著,而手里的馬鞭也故意去碰身邊那輛經(jīng)過的華麗馬車。"駿"字點(diǎn)出了少年的風(fēng)采,"踏落花"交代了時間,這是春游時才有的景象,"誤"字更是引人遐想,真的是無意而為之嗎?
而在這首詩的第三句與第四句中,李白則是寫出了才子佳人之間的對話,正是因為我的馬鞭碰到了人家的馬車,所以車子里的美人就掀起了珠簾,指著前面那棟紅色的樓房說道:那是我的家。試想一下,在春游的路上突然遇到了一位美人,而且美人還沖自己微微一笑,這樣的相見場景實在是唯美,才子與佳人一見鐘情的故事,自古以來是最為動人的。
讀過整首之后,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李白他將男女之間的那種邂逅,以及一見傾心感覺寫得十分生動,雖然只有寥寥數(shù)語,但是卻向我們講述了一段非常浪漫的邂逅,不失為是一件難得的佳作。
與“李白最浪漫的愛情詩《陌上贈美人》,一段非常浪漫的邂逅”相關(guān)的文章
李白寫的最浪漫的詩《相逢行》,這是一個一見鐘情的故事
中國古代歷史悠久,文化源遠(yuǎn)流長,在漫長的歲月中,古人用自己的智慧,為后世的我們留下了不少珍貴的文化寶藏,比如詩詞文化便是其中之一。詩詞文化最為繁榮昌盛的時代是唐宋時期,在這段歲月中,涌現(xiàn)了不少的優(yōu)秀人物,比如李白便是其中之一。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yù)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李白的身份其實也大有來頭,這從他的姓氏便可以看出,根據(jù)《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圣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李白是個爽朗大方之人,愛飲酒作詩和交友,因此留下了不少有趣的故事。
李白的作品,大多都是描繪風(fēng)景和自己的豪言壯志的。當(dāng)然,也有例外,比如李白就曾經(jīng)寫過一首香艷的情詩,文風(fēng)直白,用詞大膽,赤裸裸地描寫男女愛情,此詩便是《相逢行》。
《相逢行》
李白朝騎五花馬,謁帝出銀臺。
秀色誰家子,云車珠箔開。
金鞭遙指點(diǎn),玉勒近遲回。
夾轂相借問,疑從天上來。
蹙入青綺門,當(dāng)歌共銜杯。
銜杯映歌扇,似月云中見。
相見不得親,不如不相見。
相見情已深,未語可知心。
胡為守空閨,孤眠愁錦衾。
錦衾與羅幃,纏綿會有時。
春風(fēng)正澹蕩,暮雨來何遲。
愿因三青鳥,更報長相思。
光景不待人,須臾發(fā)成絲。
當(dāng)年失行樂,老去徒傷悲。
持此道密意,毋令曠佳期。
這是一首很長的古詩,對于這首詩,我們可以這樣理解:
早上騎著五花馬,他拜謁了皇帝后,便走出銀臺,此時遇到了一個不知是誰家的女子,她駕著繪有云紋的車,輕輕掀開珠簾。男子掄起金鞭遙指遠(yuǎn)處,可他身下的寶馬卻遲遲徘徊不前。
他的車和女子的車相靠得特別近,男子向美女打聽道路,并為女子的美貌所震驚,覺得此女只因天上有,于是憐愛之心涌現(xiàn)出來,并且心腸欲斷。
在不知不覺間,日已西斜。女子身體輕盈,下的車來,飄飄然似梅花落地。兩人相邀踏入青綺門,一起當(dāng)歌共同舉杯。女子舉杯,十分嬌羞地用歌扇掩映著自己的臉龐,好像月亮掩映在云層中,不能明晰地看到,但是卻別有一番滋味。兩個人相見卻不能親近,還不如不見呢。
相見情就會更深,即使沒有交談也已經(jīng)刻在心中了。為什么要獨(dú)守空閨,抱著錦衾徹夜難眠?錦衾與羅幃,尚且纏綿難舍。春風(fēng)正在蕩漾,春雨為何到黃昏才下起來,來得這樣遲?愿通過三青鳥這愛情的信使,來表達(dá)他們彼此的相思之情。
光景是不會等人的,人的頭發(fā)須臾間就會變白成絲。少年的時候不能及時行樂,老了以后只會獨(dú)自傷悲。讓青鳥捎去此封密函,不要荒廢了他們彼此相約的佳期。
顯然的,這是一個一見鐘情的故事,主人公因為這短暫的相遇而對彼此有了好感,并有了進(jìn)一步的接觸,最終喜結(jié)連理。而在這個過程中,作者將兩人纏綿悱惻的愛情描繪得淋漓盡致。在那個時代,如此直白地描述男女之情,也算是比較大膽的行為了。
與“李白寫的最浪漫的詩《相逢行》,這是一個一見鐘情的故事”相關(guān)的文章
李白最浪漫的詩《怨情》的寫作背景是什么樣的?
眾所周知,李白是浪漫主義詩人,他不僅為人豪放飄逸、放蕩不羈,就連他的詩歌都會給人們一種狂出天際的感覺,這也是為什么很多人都被李白折服的原因,正是他的那種“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精神,讓很多人不由自主地喜歡上真性情的李白,也被他的這份灑脫所感染。視金錢如糞土的李白經(jīng)常會發(fā)出“千金散去還復(fù)來”感嘆。的確,我們的人生不應(yīng)該被太多的功名利祿所束縛,那些東西反而會禁錮我們那顆天性灑脫愛自由的心。
李白雖然是豪放派詩人,但這也并不代表他的每一首詩都給人酣暢淋漓的感覺,有的時候也會寫詩表現(xiàn)一種歲月靜好的感覺,李白曾經(jīng)寫下一首浪漫的詩,也讓后人大為傳頌,這首詩的名字叫《怨情》,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jìn)這首詩吧,品讀經(jīng)典,點(diǎn)亮人生。
《怨情》 李白
美人卷珠簾,深坐蹙蛾眉。
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
這首詩的寫作背景:《怨情》是唐代詩人李白創(chuàng)作的一首五言絕句。這首小詩抒寫一位美人的幽怨,不直截了當(dāng)?shù)貙懺梗蛔髅廊松駪B(tài)的描繪:含顰獨(dú)坐,淚痕滿面,卻表現(xiàn)出了她心中深深的愁恨。
這首詩的第一句便描繪出一幅美人落寞地對著珠簾感嘆自己的命運(yùn),坐在那里的時候,眉頭都在緊蹙?!懊廊司碇楹煛笔侵钙沸匀菝捕济篮玫拈|中女子,李白詩歌的“含蓄蘊(yùn)藉”是指詩歌中主人公情韻的婉轉(zhuǎn),而非指寄托興寓,所以說它“直接國風(fēng)之遺”。
緊接著寫美人落淚,可能是美人心中太過于悲傷,自己心愛的人此刻不知道何時才能夠回來,思念之情早就溢于言表了,美人的眼淚也在不經(jīng)意之間默默留下,心里面的惆悵恐怕早就彌漫了。這種心不在焉、一心思念愛人的樣子也讓作者看著很是心疼。整首詩有一種紅顏易老紅顏薄命的凄涼感,美人可能也在感嘆自己年華易逝,心中也因此油然而生一股怨恨之意,但無論心中如何怨恨,自己面對這無情的年華,也只能夠獨(dú)自默默地哀嘆了。
總結(jié):古往今來,每個人的人生都會有很多事情都不如愿,感情的事情更為甚者。但我們每個人都不能夠過度悲傷,生命是很珍貴的,要學(xué)著樂觀開朗地看待這個世界上的很多事物,我們每個人在坎坷和磨難面前都不應(yīng)該太沮喪,有時候多出去走走,轉(zhuǎn)換視角,也許你就會發(fā)現(xiàn)當(dāng)初自己執(zhí)著的那些事情早已經(jīng)在悄然之中被放下了。
與“李白最浪漫的詩《怨情》的寫作背景是什么樣的?”相關(guān)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