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性色福利在线视频福利|欧美v日韩v亚洲v最新在线|日韩女同在线二区三区|在线免费看片a欧美

      <td id="ivdo3"><tr id="ivdo3"></tr></td>
      <track id="ivdo3"><tbody id="ivdo3"><noframes id="ivdo3"></noframes></tbody></track>

    • 
      
      <center id="ivdo3"></center>

      一張表梳理歷史朝代順序

      晏子諫齊景公

      發(fā)布時間:2020-08-14
      1、

      晏子諫齊景公的故事 說話的藝術(shù)有多重要

      春秋
      晏子諫景公
      晏子諫齊景公

      在我國歷史上,有很多善辯的人物,比如說晏子就是其中一個,晏子這個人是春秋時期的人,他是在齊國當差的,他是一個十分聰明的人,很會說話,下面我們就來講晏子勸諫齊景公的故事。

      在春秋時代,齊國有一個人冒犯了齊景公,景公當時十分的生氣,他就讓人將這個冒犯他的人綁在了大殿上,然后準備讓他手下的人將這個冒犯他的人給肢解了,并且他意識到可能有大臣勸諫他不要殺人,于是他就說:“如果有來勸諫我的人,那么就一并處死,決不饒恕!”從這里就可以看出景公這個時候是十分的憤怒的,所以才不讓人勸諫。

      當時齊國的一些大臣雖然知道景公這樣做是不對的,但是他們怕被殺,所以就不上前去勸諫景公。

      晏子當時知道齊景公這樣做是錯誤的,他想要勸齊景公不要殺這個人,但是他知道齊景公現(xiàn)在很憤怒,所以不能夠用圣人的道理來說服他,這樣子只會讓齊景公覺得煩,然后更加的憤怒,他左思右想,想到了該如何勸諫齊景公。

      之后晏子上前去抓著那個被綁在大殿上的人,然后右手抓著刀,然后看著景公說道:“在古時候,賢明的君主要肢解別人時,不知道題目是從哪里下刀的?”晏子的這一句話瞬間就點醒了齊景公,然后齊景公立馬站起來說:“我知道我錯了,不要殺這個人了,放了這個人吧!”

      從這個事情里可以看出晏子這個人確實是挺會說話的一個人,他這個人說話很委婉,他明明是要救人,但是卻故意擺出一副要殺別人的意思,他雖然在話語中暗含批評齊景公的意思,但是卻將齊景公比作賢明的君主,這一方面是為了給齊景公一個臺階下,另一方面是為了讓齊景公不要殺人,還有就是為了保護自己了。齊景公當時正在氣頭上,如果晏子用大道理去勸齊景公不要殺人的話,那么就可能既救不了人,而且又使得自己處在危險的境地了,下面我們再來講一個體現(xiàn)晏子說話水平的事情。

      齊景公這個人好用刑罰,所以在齊國的市場上出現(xiàn)了一些販賣假肢的商販,有一天,景公不知道為什么,就問晏子:“我知道你家地理位置靠近市場,那么你應該知道哪個東西貴,哪個東西便宜嗎?”當時晏子回答說:“比價貴的東西是假肢,比較便宜的東西是鞋子?!饼R景公當時意識到晏子之所以這樣說是為了讓他不要施刑那么重,于是齊景公之后就慢慢少用酷罰了,之后齊國的市場上賣假肢的商販也慢慢的變少了。

      晏子在這個事情中也體現(xiàn)了他的話術(shù)高超,其實晏子知道齊恒公并不想問假肢以及鞋子,但是晏子卻說了,這是晏子故意裝糊涂,委婉的批判了齊景公施刑重,晏子這樣子說既給了齊景公面子,而且又讓自己看起來不像是勸諫,確實是厲害。


      查看詳情>>
      2、

      晏子諫景公說了這樣一番話 齊景公聽后哭笑不得

      春秋
      晏子諫景公
      晏子諫齊景公

      春秋時期,齊景公為了鞏固自己的政權(quán)和地位,也為了順利地收取各種稅賦,他制定了一系列高壓政策,凡有作奸犯科者,無論輕重與否,一律嚴懲不貸。

      為此,有的人失去了雙腳(罪行稍輕的,則砍去一只腳或一只手),有的人失去了雙手,有的人失去了雙耳……然而,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在這種殘酷的統(tǒng)治下,老百姓苦不堪言,怨聲載道,卻又無計可施。

      對于這一切,齊國賢相晏子看在眼里,痛在心上。他很想直接向齊景公諫言,痛斥酷刑之弊端,并讓齊景公廢除這些有失人道的刑罰??墒牵謸闹毖赃M諫,會讓齊景公下不了臺。齊景公這人生性好強,又高高在上,不一定會采納他的意見,要是在朝堂上觸怒了國君,不僅達不到進言的目的,還可能會讓自己身陷囹圄。晏子知道,伴君如伴虎,逞一時之能,只會得不償失。經(jīng)過一番深思熟慮,晏子最后還是決定將這件事暫時放一放,等以后有機會再向齊景公進諫。

      一天,晏子陪齊景公在花園里閑逛,君臣二人侃侃而談,十分愉快。就在這時,齊景公像想起什么似的,他突然對晏子說:“先生住在市集附近,想必對市井的行情非常了解,您一定知道市場上什么東西最貴,什么東西最便宜吧?”

      聽了齊景公的問話,晏子不覺眼前一亮,困擾在他心中多日的難題,終于有了解決的辦法。晏子明白齊景公話里的意思,他無非是想追求最昂貴的奢侈品,以滿足自己的私欲。于是,晏子順著齊景公的話意,不慌不忙地說:“回大王,目前市場上最昂貴的東西當屬假腳,貴到可以與金銀珠寶相提并論;最便宜的東西當然是鞋子,便宜到不值一文。”

      晏子的回答大大超出了齊景公的預料,他好奇地問:“先生,這是何故?難道大家都不喜歡穿鞋子了嗎?”

      晏子故作釋然地說:“這有什么奇怪的,因為犯了大大小小的罪過,被砍去腳的人不計其數(shù),鞋子對他們來說毫無用途,倒是假腳能派上用場,所以大家都爭先搶購,假腳一時成了最緊俏的物品?!?/strong>

      齊景公聽后哭笑不得,知道齊國的刑罰過于苛刻。不久,他下令廢除了一些不合理的律法,減輕了刑戮。從此以后,齊國被砍腳的人明顯減少了,舉國上下無不歡呼,大家四處傳頌著齊景公的恩德。

      一件本來很棘手的事情,就這樣被晏子的三言兩語給擺平了。由此可見,說話的方式和時機有多么重要。做人有時就應該像水那樣,順道就直流,遇阻便繞行。凡事轉(zhuǎn)一個彎,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查看詳情>>
      3、

      晏子是如何巧妙諫景公的 幾句話即化干戈為玉帛

      春秋
      晏子諫景公
      晏子諫齊景公

      春秋時期,齊景公在位時,齊國政治清明,國力進一步強盛,在眾多諸侯國中實屬屈指可數(shù)的大國。

      這不僅因為齊景公開明、有作為,還得力于齊國名相晏嬰的輔佐,君臣相得,國家強盛。

      相信很多人在初中時都學過《晏子使楚》這篇文章,沒錯,他就是今天的主角。晏嬰是一位家喻戶曉、德高望重的政治家,人們皆尊稱其為晏子。他博聞強記,知古通今,歷任齊靈公、齊莊公、齊景公三世,執(zhí)政長達57年, 不管是在朝上還是朝下,都能盡忠進諫,對國君從來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可以謂之為將內(nèi)鍵之術(shù)運用得出神入化的成功典范。

      一次,有個人得罪了齊景公,齊景公大發(fā)脾氣,盛怒之下,竟下令將那個人綁在大殿下面,要將他一節(jié)節(jié)地砍下來。這可是一種殘酷萬分的刑罰。

      并且,齊景公還同時下令:誰都不能來勸阻這件事,如若有人膽敢勸阻,就和那人同罪,也要被肢解。

      作為國君,他的話可謂一言九鼎,誰都不愿意冒這個險去進諫。晏子聽了以后,也沒說什么,而是出人意料地把袖子-卷,擺出一臉兇狠的樣子,抄起刀來,一把將那人頭發(fā)揪住,同時在鞋底下磨刀,活脫脫副要親自動手殺掉此人、為君王泄憤的姿態(tài)。比劃了一陣之后,晏子抬起頭來,向坐在上面余怒未消的景公煞有其事地詢問道:“大王,我看了半天,但卻感到不知從何下手。好像史書上也沒有記載過,堯、舜、禹、湯、文王這些賢明的君主要肢解殺人時,到底應該先砍哪一部分才對。 對這個人應該從哪個部位下手去砍,才能做得像那些圣主們一樣好呢?

      齊景公聽了晏子的這番話,立即警覺,自己若要做個明君圣主,又怎么能用這種殘酷的方法殺人泄憤呢?所以他對晏子說:“好吧!是我做得太過了,放掉他吧!”

      就這樣,晏子幾句話即消殺機于無形。他在此正是“揣切時宜,從便所為,以求其變”。先是順著景公的意圖佯裝要殺掉此人,卻在行動中用暗示的語言警醒了景公,達到了自己勸諫的目的。他知道如果自己在那種情況下直言規(guī)勸,必定會事與愿違。因為那時齊景公正在氣頭上,如此一來不僅會使之下不了臺,還會火上澆油,不但救不了人,甚至連自己也性命堪憂。正由于晏子看清了這個道理,才將計就計,很巧妙地充當一回“劊子手”,以委婉的方法勸阻了齊景公,得到了“以變求內(nèi)者,若管取鍵”的效果。


      查看詳情>>
      4、

      歷史上晏子如何諫齊景公 齊景公非常敬重相國晏嬰

      春秋
      晏子諫景公
      晏子諫齊景公

      春秋時期,齊國國君齊景公即位后非常敬重相國晏嬰。

      有一天,他問晏子:“治理國家最擔心的是什么?”晏子回答說:“治理國家最擔心的是社鼠?!饼R景公覺得很奇怪,愣愣地皺著眉頭盯著晏子,好半天才說:“這是什么意思呢?”

      晏子說:“大王,您見過土地廟嗎?土地廟就是由許多木頭排在一起,而后外面涂上泥土做成的。社鼠最喜歡到那里去做窩了,這樣便很不容易捕殺它們。如果我們用火去熏,害怕燒壞了里邊的木頭;如果用水去灌,又恐怕沖壞了泥墻。只好讓其逍遙自在地在里邊生活了。所以,土地廟里的老鼠是最可怕的。君主左右也常常有類似社鼠的一些人,他們在君主面前夸耀自己,把自己說得天花亂墜,無與倫比,同時又攻擊別人;經(jīng)常說他人的壞話。在百姓那里,他們作威作福,自命不凡,把壞事做盡。如果不除掉他們,就會越來越膽大妄為,乃至禍國殃民。懲罰他們吧,又怕有礙于君主的面子。國君,您看這些人不就與土地廟里的老鼠一樣嗎?”

      晏子說完,見齊景公還是似懂非懂的樣子,又繼續(xù)說:“曾經(jīng)有這么一個故事,有一個賣酒的,他釀的酒味道非常醇美,價錢也很公道。而且,酒店前面是一條小河,后面靠著青山,店旁還有綠水環(huán)繞,環(huán)境十分幽靜。店門口掛著長長的酒幌子,迎風飄揚,招攬顧客。酒店的酒這樣好,但生意卻非常差,沒有一個人來這里品嘗他的美酒。店主人非常著急,卻又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跑去問村里的人。

      有一個老者告訴他:‘你門前養(yǎng)的那條狗太兇了,有人拿著酒壺去打酒,你的狗就迎頭亂咬,誰還敢再去你的酒店呀?這就是你的酒賣不出去的原因啊!老板聽了回去后把狗牽走,結(jié)果上門買酒的人絡繹不絕。一個國家也有這樣的惡狗,就是那些不學無術(shù)卻又野心勃勃,一心想占據(jù)高位的人。有道德、有才能的人想要晉見國君,提出好的治國方略,他們恐怕這些人被重用后自己被排斥,就像瘋狗似的對這些人迎頭亂咬。您想那些占據(jù)高位的壞人不就像兇狗一樣嗎?君主左右藏著那么些土地廟的‘老鼠’,又有那些‘兇狗’占據(jù)著高位堵在門口,有德有才的人怎么能夠得到重用呢?國家怎么能興旺呢?國君得不到賢能之人的輔佐,怎么能不讓天下百姓擔心呢?”

      齊景公聽了晏子的諫言,覺得心悅誠服,從此便更加敬重晏子了。

      明于理,不可欺以不誠,可示以道理,可使立功的意思是說對通達事理之人,不能用言行相欺騙,而應該向他們說明道理,以使其建功立業(yè)。歷史上有很多諫臣,晏子在其中堪稱魁首。他的進諫沒有一絲不敬,以老鼠和兇狗來比喻那些朝中的庸人和奸臣,把道理講得極為透徹明白。

      齊景公既聽了故事,又得到了良好的建議,自然心悅誠服,而在政績上有所作為。


      查看詳情>>
      5、

      晏子這樣勸景公不要喝酒 齊景公立馬檢討自己的錯誤

      春秋
      晏子諫景公
      晏子諫齊景公

      在中國歷史上,晏子是一位非常有智慧的人,就連他勸齊景公戒酒的方式也是別具一格。

      春秋時期,齊國國君齊莊公中毒身亡后,繼承國君之位的是他同父異母的弟弟齊景公。

      齊景公雖然當上了齊國國君,但朝中那些齊莊公的老部下很不服氣,并認為給齊莊公下毒的人就是齊景公。于是,他們私下派人到處散布謠言,說齊景公不仁不義,下毒篡權(quán)。

      流言滿天飛,這讓齊景公十分苦惱,他便每天借酒澆愁,經(jīng)常喝得酩酊大醉,朝中大小事都無心過問。信任他的大臣們十分著急,但又不知道怎樣才能勸得了齊景公。

      有一次,齊景公一連喝了七天七夜的酒,醉得不省人事。朝中有一個叫弘章的大臣,滿腹經(jīng)綸,才華橫溢,實在是看不下去了,就來到宮中,勸齊景公戒酒。

      弘章對齊景公說:“大王已經(jīng)喝酒數(shù)日了,什么事情也不管,什么事情也不做,這樣下去國家非滅亡不可!我勸大王一定要戒酒!”

      齊景公說:“寡人要是不戒酒,你該怎么辦呢?”

      弘章回答道:“如果大王不能戒酒的話,大王就賜弘章一死吧,我實在不想看大王天天醉酒不理朝政,而我作為臣子卻無能為力,這太痛苦了,還不如一死!大王考慮一下,我等大王的消息?!辈坏三R景公回答,弘章就走了。

      弘章走后,齊景公左右為難,自己又不想戒酒,也不想叫弘章去死,這可如何是好?

      正在這時,晏子出使其他諸侯國回來了,進宮向齊景公匯報。晏子見齊景公萎靡不振,就問他何因。齊景公就把弘章勸他戒酒的事告訴了晏子。齊景公還對晏子說:“寡人要是聽了弘章的話,把酒戒了,這就是受制于臣;如果不戒酒,弘章就要寡人賜他一死,可寡人又非常欣賞他的才華。這真是讓寡人左右為難,不知如何是好?!?/p>

      晏子聽完后,沒有說話。齊景公見晏子不說話,心中更是焦急,便問晏子:“你有什么好辦法呢,說來給寡人聽聽?!?/p>

      晏子看著齊景公說:“聽大王這么一說,我替弘章感到萬幸?!?/p>

      齊景公奇怪地問道:“為什么這么說呢?”

      “如果弘章遇到的不是大王,而是紂王的話,那他的遭遇會怎樣呢?恐怕他的腦袋早就被砍下來了。值得慶幸的是,他遇到了您這樣的明君。他給您出了這樣一道難題,實在是沒有道理。您應該怎么做,還用得著別人告訴嗎?”晏子說完,見齊景公不再開口說話,他便告辭了。

      之后,齊景公越想晏子的話,越覺得深刻。一個不能從善如流的國君不是和紂王一樣昏庸無道嗎?以后還會有誰敢向自己進諫呢?因為幾句流言蜚語,自己就沉迷于酒中,把國家大事拋在一邊,作為一國之君,實在是大錯特錯!

      當天晚上,齊景公就親自給弘章寫了一封信,檢討自己的錯誤,并表示為了齊國的繁榮昌盛,自己一定要把酒戒了。

      弘景收到齊景公的信后,剛開始還不太相信這是真的,以為是齊景公敷衍自己。隨后幾天,他發(fā)現(xiàn)齊景公確實把酒戒了,才認為他真的說到了。那么齊景公為啥能很快發(fā)生這一轉(zhuǎn)變呢?弘章經(jīng)打聽才知道,齊景公戒酒,是因為晏子的一番話。弘章這才明白晏子勸人講究藝術(shù)性和策略性,能把話說到齊景公的心上。所以,他對晏子十分敬佩。


      查看詳情>>
      6、

      晏子諫景公的兩則故事 晏子諫景公最后成功了嗎

      春秋
      晏子諫景公
      晏子諫齊景公

      晏子是齊國宰相,一生輔佐靈公、莊公、景公三個國君,為人剛正,善于進諫,是齊國的名臣。他一心輔佐國君,沒想過要為自己置辦家產(chǎn)。雖然身為宰相,出使四方,家境依然很貧窮。

      為尊禮法 不占民房 晏子拆了新房

      齊景公得知晏子吃得不好,住得也不好,就想為他換座宅子,于是對他說:“看你住的地方靠近市場,地勢低洼,又很潮濕。房子這么小,周圍又這么吵,到處是灰塵,你怎么住?還是為你換一個清爽干凈的房子吧?!?/p>

      晏子推辭道:“我的先祖世代就住在這里,我還沒有繼承他們的德業(yè),這里對我來說已經(jīng)很奢侈了。況且小人臨近市場,早晚買東西都很方便。”

      齊景公就笑著說:“你靠近市場,就能分辨東西的貴賤嗎?”晏子說:“當然!我既然貪圖方便,怎么會不知道呢?”于是,景公就問他,什么東西貴?什么東西賤?

      當時,齊國的刑罰較重,被砍腳的人有很多。晏子就說:“假腳貴,鞋子賤?!本肮宦牼兔靼琢耍套邮窃诮铏C進諫呢!因為這句話,齊景公就減輕了刑罰。

      因晏子不肯換新宅,景公就趁著晏子出使晉國時,派人為他翻修了房子。景公為了擴建他的宅院,還拆毀了附近的幾家民房。待晏子回國后,房子已經(jīng)翻修好了。晏子拜謝景公回到家,就把新房拆了,還是恢復了原來的樣子,又把失去房子的幾戶人家都請了回來。

      為減免禍患 晏子幫人在宮里安葬亡者

      齊景公修建宮殿,已經(jīng)打好了地基。此時,逢于何的母親病死了。他在路上偶遇晏子的馬車,站在馬前求拜晏子,希望他能轉(zhuǎn)奏齊景公,因先父的墳墓在路寢臺的內(nèi)墻下,請求國君允許把亡母葬在內(nèi)墻,以使父母一起合葬。晏子一聽說道:“哎呀!這個很難。但我還是會上報國君。假如,國君不同意,那你怎么辦?”

      逢于何說:“像我這樣的小人物,我會站在宮殿的門口,左手握著喪車的轅木,右手拍著胸脯,站著餓死在那里,以告訴四面八方的人說:‘我不能讓母親安葬?!标套舆M宮,將此事報于齊景公。景公一聽就怒了:“從古至今,你聽說過嗎,有人要在國君的宮里埋葬死人?”

      晏子說:“古代的明君,宮殿修建的比較少,生活也很儉樸,從不侵占活人的房子,也不侵占死人的墳墓。所以,我從沒有聽說過此事,有人請求在國君的宮里埋葬死人。但是,現(xiàn)在的君王非常奢侈,蓋了許多宮殿,侵占了活人的房子,還侵占了死人的墓地。所以,活著的人不得安生,充滿憂愁;死去的人,尸骨離散,難以安葬在一起。“為了自己的游樂,國君既欺侮了活人,又欺凌了死人,這怎么能是賢君的行為呢?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欲,不顧百姓的死活,這也不是治國之道啊!”

      晏子勸諫景公,讓活著的人不得安生,讓死去的人不能安葬,這些積蓄的悲哀和憂愁,將來會留下禍患無窮的種子。身為國君,不如還是允許逢于何的請求,將亡母葬在宮墻之下吧。最終,齊景公同意了。

      后來人們說,“心有仁慈的人,他的話能夠為更多的人帶來利益。”因為晏子的一句話,景公減輕了刑罰;也因晏子的一席話,齊景公在世上留下一樁前所未有的千古美談。


      查看詳情>>
      7、

      晏子是如何諫景公的 齊景公有沒有聽取他的建議

      春秋
      晏子諫景公
      晏子諫齊景公

      齊國王宮內(nèi),齊景公正在一邊喝酒,一邊觀看宮女們跳舞。這時,弦章大夫走了進來,想同景公商討國事,他一進門就被濃烈的酒氣嗆得透不過氣來。

      “來,來,寡人喝得高興,你陪我痛飲三杯!”景公用手拉著弦章大夫坐下,然后讓一位宮女滿滿地給他倒了一杯酒。

      弦章大夫哪里是來喝酒的?他聽人說景公沉迷酒色,在宮中連喝了七天七夜,把廚師、宮女們都累得東倒西歪了,這樣下去的話,齊國不是要毀于景公之手嗎?他既不去接酒杯,也不答謝,卻直愣愣地站在那,心情沉重地說:“國君,酒能傷人,也會廢政,為了齊國大業(yè),國君應該停止宴舞,把酒戒掉吧!”

      景公碰了個釘子,很不高興,冷冷地說:“眼下國泰民安,喝幾杯酒又會怎么樣呢?

      弦章大夫是一個直性子的人,聽完景公說的話,他忍不住怒火沖天,大聲說道:“國君如果不聽勸告繼續(xù)沉溺酒杯,那么,你就下道命令殺死我吧!

      景公正要呵斥弦章大夫,晏子進來了。景公要他出出主意,看應該如何懲治這個敢于當面頂撞國君的人。

      “恭喜恭喜,晏子笑容滿面地沖著弦章大夫說,景公與弦章大夫都糊涂了,“你遇上國君這樣賢明的人,能夠傾聽臣子的意見。如果遇上了夏桀和商紂那樣的昏君,你恐怕早就身首異處了。所以今天我要恭賀你呀!”

      這一席話,表面上是說給弦章大夫聽的可是景公卻坐不住了,為了掩飾自己的背態(tài),哈哈大笑起來:“晏相國說得對!我應該聽取你和弦章大夫的勸告,下決心戒酒?!?/p>

      晏子感到現(xiàn)在是到了直截了當說話的時候了,于是誠懇地說道:“國君這樣做正合我的心意。古人說過,飲酒只是為了溝通感情,貪杯就要誤事,因此,不論男女,飲酒不能超過五巡,否則就要受到懲罰。那時實行這樣的禮法,在外就沒有聚眾鬧事的,

      在內(nèi)就沒有胡作非為的,國家就太平了。如今國君喝酒沒有節(jié)制,竟然喝了七天七夜,這樣在你身邊的大臣跟著你狂歡濫飲,在外面的大臣心灰意懶不問國家大事,如此下去,我們齊國怎能強大起來呢?”

      晏子的一番話,打動了景公的心,景公立即傳下命令,撤掉席,讓妃子和宮女們各自回去休息,還向弦章大夫道了數(shù)自此以后,景公節(jié)制了飲酒,每日兢兢業(yè)業(yè)地處理朝政,大臣們看到景公又振作起來,一個個都盡心盡力效命國家,老百姓也過上了安居樂業(yè)的生活。

      又有一次,齊景公和拌臣去公阜游玩。只見寬闊的大地一片生機,綠的莊稼和紅的鮮花交相輝映,鳥兒唱著歇,蜂跳著舞……景公感嘆地說:“如果我能長生不老天天生活在這美景之中,那該多好啊!”

      齊景公身邊的晏子聽到這話,覺得如果國君去追求長生之術(shù),必然疏于治國面不思進取,就接過景公的話頭說:“生和死是不能改變的自然規(guī)律。再說人人都長生的話,也未必是好事。

      “為什么呢?”景公不解地追問。

      “道理很簡單,如果齊國的開國君主太公和丁公活到現(xiàn)在,他們一定還是一國之主。那么,桓公、文公、武公就只能當他們的助手,而你也只能頭藏竹笠,手拿鋤頭終日在田里勞動,怎么還能率領群臣到處玩樂呢?”

      齊景公聽了晏子的話,感覺很掃興,別過臉去不理踩他。到了中午,遠...

      查看詳情>>
      8、

      晏子為何諫景公 晏子如何阻止齊景公增加賦稅

      春秋
      晏子諫景公
      晏子諫齊景公

      春秋時期,齊國有一年遇上了大旱,一連好幾十天都沒下過雨,天空不見一絲烏云?;鹨粯拥年柟庵丝局蟮?。土地干裂了,樹木枯萎了,連野獸都跑到遠遠的地方去避難。眼看老百姓要鬧饑荒了,國家命運危在旦夕。

      齊景公心里非常著急,他召集群臣,討論應付旱災的辦法。齊景公說:“已經(jīng)很久沒下雨了,現(xiàn)在百姓都面帶饑色,就要揭不開鍋了。我請人算了一卦,他說這是由于深山中的神靈作怪,因此我想再多收些捐稅,操辦些祭品,用來祭祀山靈。你們看這樣做可以嗎?”

      晏子聽了這愚蠢的想法,說:“不可以!祭祀大山毫無意義。請大王想想,大山是以巖石作為自己的身體,以草木作為自己的頭發(fā),天不下雨,它的頭發(fā)就要被太陽曬焦,它的身體也熱得要命,難道它就不盼著下雨嗎?您祭祀它是沒有作用的。”齊景公聽了覺得有道理,又說:“那么我們就祭祀河神吧!”

      晏子回答說:“同樣沒用!水好比就是河神的國土,魚鱉好比就是河神的百姓。長時間不下雨,水干涸了,這不等于國家將要滅亡,魚鱉等等百姓將要渴死。它怎能不希望下雨呢?它要是有本事讓老天爺下雨,早就已經(jīng)下了?!? 齊景公皺著眉頭說:“那么,我該怎么辦呢?” 晏子說:“陛下最好還是走出宮殿,到老百姓中間看看他們是怎樣抗旱的,給老百姓解決些實際困難吧?!?/p>

      齊景公又問:“那我們應該解決些什么困難呢?” 晏子說:“因為天旱,百姓更加貧窮,大王不僅不要增加稅收,相反應該減免稅收才好。”齊景公聽了晏子的一番話,就打消了增加稅收以祭神的念頭。

      面對一些帶著不切實際想法的人,不要與他針鋒相對地去爭論,而是要從他的出發(fā)點帶著他一步步推論,最后找出矛盾所在,才能將你的意思一點一點誘導到他心里去,使其自行推翻原來的認識,并聽從你的意見。但這需要具有極大的耐心和良好的推理能力。

      晏子就是采取了耐心解說的辦法,阻止了齊景公要增加賦稅、祭祀神仙的行為,他知道根本沒有什么山神、河神,但是齊景公可能不會相信,于是他假設存在山神、河神,然后根據(jù)事實推斷他們解決不了干旱問題,這才使齊景公心悅誠服,從而避免了求神降雨的荒唐行為。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