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內容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李白的情詩名句
李白的情詩名句非常多,“青梅竹馬”這個成語取自李白的詩“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象征從小一起長大的異性知己,小編整理了一些李白的情詩名句,雖說不是句句驚艷,但是你總能找到共鳴,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李白的情詩名句
1.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
翻譯:走入相思之門,知道相思之苦,永遠的相思永遠的回憶,短暫的相思卻也無止境,早知相思如此的在心中牽絆,不如當初就不要相識
2.天長路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長相思,摧心肝!
翻譯:關山重重相阻隔,夢魂相見也艱難。長相思呵長相思,每每相思摧心肝!
3.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 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翻譯:燕地小草像碧絲般青綠,秦地的桑樹已葉翠枝綠。當你懷念家園盼歸之日,早就思念你而愁腸百結。春風啊你與我素不相識,為何吹進羅帳激我愁思?
4.美人卷珠簾,深坐顰蛾眉。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
翻譯:美人兒卷起珠簾一直等待,一直坐著把雙眉緊緊鎖閉。只看見她淚痕濕滿了兩腮,不知道她是恨人還是恨己。
5.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翻譯:玉石砌的臺階上生起了露水,深夜獨立很久,露水浸濕了羅襪。回房放下水晶簾,仍然隔著簾子望著玲瓏的秋月。
6.以色事他人,能得幾時好。
翻譯:憑借姿色侍奉他人,相好的日子是十分短暫的。
7.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翻譯:你騎著竹馬過來,我們一起繞著井欄,互擲青梅為戲。
8.日色欲盡花含煙,月明欲素愁不眠。
翻譯:夕陽西下暮色朦朧,花蕊籠罩輕煙,月華如練,我思念著情郎終夜不眠。
9.君為女蘿草,妾作菟絲花。輕條不自引,為逐春風斜。
翻譯:新婚夫婦,夫君就像是女蘿草,妻妾就如菟絲花。女子有了心上人,就好像輕柔的枝條,只有在春風里才會搖曳生姿。
10.寧知趙飛燕,奪寵恨無窮。
翻譯:可否知道趙飛燕,她奪寵后別的女子對她恨意無窮。
李白絕美情詩
1、秋風詞
秋風清,秋月明,
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
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
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
賞析:深秋的夜晚,詩人望見了高懸的明月,和棲息的寒鴉,也許在此時詩人正在思念一個舊時的戀人, 此情此景, 不禁讓詩人悲傷和無奈。
2、清平調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賞析:讀這首詩,如覺春風滿紙,花光滿眼,人面迷離,無須刻畫,自然使人覺得這是牡丹,是美人玉色,而不是別的。
3、憶秦娥·簫聲咽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
樂游原上清秋節(jié),咸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賞析:此詞描繪了一個女子思念愛人的痛苦心情,讀來凄婉動人。此詞句句自然,而字字錘煉,沉聲切響,擲地真作金石聲。
4、春思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
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
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查看詳情>>李白的一首情詩《三五七言》,有后人添加了幾句成名句
李白的詩歌總是那么浪漫多彩,無論是名山大川還是風物人情,都化作詩作的情感,激蕩千年的人心。然而,很多人會有些奇怪,如此浪漫的李白,留下的情詩卻很少。其實,李白有過四段婚姻,甚至還有與玉真公主的緋聞,感情經歷一定也非常豐富。而且,李白也確實寫下過情詩,這首《三五七言》就是其中之一:
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人們曾經對這首詩非常迷茫。一是說不清它到底是詩還是詞,二是它的作者究竟是不是詩仙李白。后來,通過文人們不懈努力地探索,終于讓真相大白。
原來,在初唐時就有一個叫做義凈的僧人寫了首《在西國懷王舍城》。這首詩藝術水平一般,體裁卻十分獨特,它每兩句的字數相同,第一、二句分別只有一個字,第三、四句分別是三個字,由此類推到第九、十句分別是九個字。因此,這首詩又被稱為《一三五七九言》。
后來,略早于李白的詩人鄭世翼將其變體,去掉首尾四句,創(chuàng)造了“三五七言”詩。有人曾認為,這首《三五七言》就是鄭世翼所作。但是,這個觀點很快被否定,一般認為此詩就是詩仙李白創(chuàng)作于唐肅宗至德元載,是與人的唱和之作。
在這首詩的前兩句采用了反復的手法,詠嘆秋天的特色。秋風如此凄清,秋月又如此皎潔,這自然而然勾起了讀者內心中對于聚散離合的情感。詩人卻繼續(xù)煽情,落葉離了又聚,寒鴉棲息之后又驚慌。物猶如此,人何以堪。難怪李白最后感慨:相思之人再相見,又是何年何日?此時在如此的秋夜相對,情何以堪?
這首詩寫到此處,就已經結束了。李白沒有用大開大合的手法,倒是以細膩的筆觸,勾勒出情人難舍難分的場面,這是一首非常有味道的情詩。而且,它確實也符合“三五七言”詩的體裁。然而,不知道是什么時候起,就有高手在后面添加了幾句:
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早知如此絆人心,還如當初不相識。
一開始,很多人以為是李白的原作。它以一個過來人的口吻,告訴癡情怨女們相思之苦。長相思則長相苦,短相思的苦楚也是綿綿無期。早知道如此羈絆人心,當初還不如不相識。小編認為,這首詩的后半段,也應該給了倉央嘉措靈感,讓他創(chuàng)作了《相思十誡》。
這后半段應該是很早就補上去了,因為南宋魏慶之在《詩人玉屑》就發(fā)現并且指出了這個問題,他說此詩收錄于《李太白集》,“無‘秋風清’以下各句”。到底補得好不好,后世文人莫衷一是。有人認為它是狗尾續(xù)貂,破壞了詩歌本身的言外之意。有人卻認為它秉承了朦朧之美,尤其是“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兩句非常精彩。小編覺得,不管怎么說,它能夠混在其中,直到南宋才被發(fā)現,作者的功底還是很深的。
本來,這個詩歌故事就到此為止的。但在民國初年的《梅庵琴譜》中,出現了以此詩的琴譜,定名為《秋風詞》。它迅速走紅,成為了古琴曲中的著名小曲之一,也算是文化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