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內(nèi)容
春日山中對雪有作原文及翻譯(含注釋)
《春日山中對雪有作》是由杜荀鶴所創(chuàng)作的,這首詠雪詩,緊扣詩題中的“春日"、“山中"描繪,點明了時間地點與環(huán)境狀況,形成了一幅別具特色的山村春雪景圖。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關(guān)于《春日山中對雪有作》的譯文及鑒賞,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春日山中對雪有作》原文
唐代:杜荀鶴
竹樹無聲或有聲,霏霏漠漠散還凝。
嶺梅謝后重妝蕊,巖水鋪來卻結(jié)冰。
牢系鹿兒防獵客,滿添茶鼎候吟僧。
好將膏雨同功力,松徑莓苔又一層。
《春日山中對雪有作》譯文
雪花打在竹叢和樹枝上,不時發(fā)出沙沙響聲;濃密的雪片從空中飄落下來,聚集在地面上。
嶺頭的梅花已經(jīng)凋謝,現(xiàn)在又好像重新開放了;山巖積雪融化后的流水,卻又結(jié)成寒冰。
要把馴養(yǎng)的小鹿栓牢,嚴防它們亂跑而被雪天打獵的人捉去;將煮茶的壺水添滿,等候山寺的僧人共同品嘗、吟詩。
可以將春雪同春雨的功勞相比;春雪過后,松間小路上的莓苔,將會更加濃密。
《春日山中對雪有作》注釋
霏霏漠漠:形容雪花密而無聲。 散:飄散,指空中的雪。 凝:凝結(jié)、凝聚,指飄落后的雪。
重妝蕊:指雪凝結(jié)在花謝后的梅枝上,好像梅花又重新開放了一樣。
巖水:山巖積雪融化后的流水。
鹿兒:馴養(yǎng)的小鹿。 獵客:打獵的人。
鼎:古時一種炊器,多為三足兩耳的青銅制品。 僧:和尚。
膏雨:滋潤土地的雨水。 功力:功能,功勞。
莓:植物名,果實小,花托球形。 苔:植物名,根、莖、葉的區(qū)別不明顯,生在潮濕的地方。
《春日山中對雪有作》賞析
這首詠雪詩,緊扣詩題中的“春日"、“山中"描繪,點明了時間地點與環(huán)境狀況,形成了一幅別具特色的山村春雪景圖。
首聯(lián)第一句寫春雪落竹叢,“無聲”之中仿佛“有聲",把春雪的那種溫柔,纏綿和細密,寫的惟妙惟肖,韻昧很濃。首聯(lián)第二句寫春雪的“霏霏漠漠"及其“散”、“凝”的形態(tài),把雪花密而無聲的那種狀態(tài)寫的十分逼真,“散”和“凝”這一組反義詞同時加在了雪花的描述上,直接從狀態(tài)上突出了雪花“似松非松,似散非散”的特點,矛盾而又統(tǒng)一,這樣的雪才富有特色。
頷聯(lián),第三句中的“重妝蕊",“妝蕊”本就是用來描寫梅花的,而作者所面對的卻是雪白潔凈的雪花,冬天剛剛過去,梅花早已凋零,而作者在這里點睛一筆,生動地再現(xiàn)了春雪綴滿枝頭,宛如梅花再放的景象,與“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千古名句有異曲同工之效。第四句中的“卻結(jié)冰",寫出了春雪帶來的春寒,連山巖積雪融化后的流水都又重新結(jié)冰,作者以寫實的手法再現(xiàn)了當時的天氣狀況,為當時景色的大環(huán)境坐下了鋪墊,不得不說,作者在詞語的拿捏,內(nèi)容的安排方面是下了一番苦工的。
頸聯(lián),第五、六兩句則是平鋪直敘地描寫了春雪中的人事活動:系鹿防獵客、添茶候吟僧??此破掌胀ㄍǖ泥l(xiāng)家活動,卻在這里賦予了雪景的一種動感,動靜結(jié)合,從樸實中見真感情,使整篇詩欣賞起來更富有真實感,同時也增強了詩歌的可讀性,充分體現(xiàn)了山村農(nóng)...
查看詳情>>與“春日山中對雪有作原文及翻譯(含注釋)”相關(guān)的文章
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原文及翻譯(帶賞析)
《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是由王維所創(chuàng)作的,此詩前六句寫山居的靜寂,雪景的清幽,結(jié)尾處的對雪懷人之情,就是在雪中思友這樣一個特定的環(huán)境中自然地觸發(fā)出來的。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關(guān)于《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譯文及鑒賞,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原文
唐代:王維
寒更傳曉箭,清鏡覽衰顏。
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
灑空深巷靜,積素廣庭閑。
借問袁安舍,翛然尚閉關(guān)。
《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譯文
寒冷的更聲已經(jīng)傳報拂曉時刻,明鏡中先看到自己的衰老容顏。
隔窗聽風聲亂撼著窗前的叢竹,推門見大雪蓋滿了對面的群山。
飄灑空中使那深長的小巷寧靜,皚皚的積雪更覺庭院寬廣清閑。
試問胡居士您在家里會怎么樣,想必是坦然高臥柴門依舊緊關(guān)。
《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注釋
胡居士:名字生平未詳。古代稱信佛而不出家的人為居士,也指隱者。
寒更:寒夜的更點。唐駱賓王《別李嶠得勝字》詩:“寒更承夜永,涼景向秋澄?!睍约悍鲿詴r漏壺中指示時刻的箭,常借指凌晨這段時間。箭:古代計時儀器漏壺中的箭標,上面刻有度數(shù),隨著漏壺里的水不斷下滴,箭標上的刻度依次顯露出來,依據(jù)時刻報更。唐薛逢《元日樓前觀仗》詩:“千門曙色鎖寒梅,五夜疏鐘曉箭催?!?/p>
清鏡:明鏡。南朝齊謝朓《冬緒羈懷示蕭咨議虞田曹劉江二常侍》詩:“寒燈耿宵夢,清鏡悲曉發(fā)?!彼ヮ仯核ダ系娜蓊?。隋尹式《別宋常侍詩》:“秋鬢含霜白,衰顏倚酒紅?!?/p>
牖(yǒu):窗戶?!墩f文》:牖,穿壁以木為交窗也。段玉裁注:“交窗者,以木橫直為之,即今之窗也。在墻曰牖,在屋曰窗?!?/p>
灑空:指下雪?!妒勒f新語·言語》載,謝安曾在下雪時把子侄們聚在一起,問他們雪下得和什么東西相似,侄子謝朗應(yīng)聲答道:“撒鹽空中差可擬?!?/p>
積素:積雪?!段倪x·謝惠連〈雪賦〉》:“積素未虧,白日朝鮮?!崩钪芎沧ⅲ骸把苑e雪未銷,白日鮮明?!睂掗煹膹d堂。引申為公開的場所。廣庭:清朱仕琇《送葉蔚文南歸序》:“ 顏斶王斗絀世主之怒,笑謔廣庭,高揖而去?!?/p>
袁安:東漢大臣。字邵公(《袁安碑》作召公)。汝南汝陰(今河南商水西北)人。有一年大雪下了一丈多深,窮人都掃雪出來討飯,只有袁安家門前被雪封住。洛陽令以為他已凍死,命人掃雪而入,卻見他躺在床上睡覺。問他為什么不出去,他說:“大雪天大家都在挨餓,不該去求人?!边@里用以指胡居士。
翛(xiāo)然:一任自然,無拘無束貌?!肚f子·大宗師》:“翛然而往,翛然而來而已矣。”成玄英疏:“翛然,無系貌也?!?/p>
《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鑒賞
此詩前六句寫山居的靜寂,雪景的清幽,結(jié)尾處的對雪懷人之情,就是在雪中思友這樣一個特定的環(huán)境中自然地觸發(fā)出來的。
首聯(lián)對仗,“寒更”對“清鏡”,“清鏡覽衰顏”有遲暮之感。頷聯(lián)寫開門所見,先倒敘一筆夜來聽到的響動:“隔牖風驚竹”,然后反扣眼前所見的景象:“開門雪滿山”,詩情跌宕起伏,奇趣橫生。頸聯(lián)繼續(xù)寫雪,從空中寫到地上,特別表現(xiàn)晨雪帶來的閑靜。透過雪景傳達無處...
查看詳情>>與“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原文及翻譯(帶賞析)”相關(guān)的文章
對雪原文及翻譯(含注釋)
《對雪》是由杜甫所創(chuàng)作的,這首詩表現(xiàn)了杜甫對國家和親人的命運深切關(guān)懷而又無從著力的苦惱心情。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關(guān)于《對雪》的譯文及鑒賞,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對雪》原文
唐代:杜甫
戰(zhàn)哭多新鬼,愁吟獨老翁。
亂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風。
瓢棄尊無綠,爐存火似紅。
數(shù)州消息斷,愁坐正書空。
《對雪》譯文
悲嘆痛哭的是數(shù)萬戰(zhàn)死的將士,懷愁吟唱的是獨坐床邊的杜陵老翁。
亂云低垂籠罩著淡薄的暮靄,急雪翻騰回舞于凜冽的寒風。
瓢已丟棄,酒杯中再無滴酒,爐內(nèi)無火仍映得眼前一片通紅。
數(shù)座州府的消息已被隔斷,憂愁無聊,用手在空中劃著字。
《對雪》注釋
戰(zhàn)哭:指在戰(zhàn)場上哭泣的士兵。新鬼:新死去士兵的鬼魂。
愁吟:哀吟。
回風:旋風。
瓢:葫蘆,古人詩文中習稱為瓢,通常拿來盛茶酒的。
棄:一作“弄”。樽:又作“尊”,似壺而口大,盛酒器。句中以酒的綠色代替酒字。
愁坐:含憂默坐。
書空:是晉人殷浩的典故,意思是憂愁無聊,用手在空中劃著字。
《對雪》鑒賞
此詩寫于安史之亂陷落時候,杜甫被迫困居孤城。詩題“對雪”,卻正是國仇家恨一起都來時候,對雪窮身,國事凋零,因為白描;非特因雪寄興,也非僅僅自傷困頓。卻是從一個個體遭遇的側(cè)面,描寫整個時局國勢的困窘無奈狀況。杜甫稱為“詩史”,能將個人感遇融合到時局國事的大背景里,從憂身而到憂國,故詩境界深,格局大,意境遠,氣韻厚。所以此詩以“戰(zhàn)哭多新鬼”起,以“數(shù)州消息斷”結(jié),很有電影劇本的剪輯特色,通過自己的親身感歷從細節(jié)和側(cè)面,去反映整個大的時局戰(zhàn)爭的愁苦艱難狀態(tài)。從此著眼,方是看此詩方法。
此詩一二句中“戰(zhàn)哭多新鬼”,正暗點了這個使人傷痛的事實。房琯既敗,收復(fù)長安暫時沒有希望,不能不給詩人平添一層愁苦,又不能隨便向人傾訴。所以上句用一“多”字,以見心情的沉重;下句“愁吟獨老翁”,就用一“獨”字,以見環(huán)境的險惡。
“亂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風?!闭鎸懗鲱}目。先寫黃昏時的亂云,次寫旋風中亂轉(zhuǎn)的急雪。這樣就分出層次,顯出題中那個“對”字,暗示詩人獨坐斗室,反復(fù)愁吟,從亂云欲雪一直呆到急雪回風,滿懷愁緒,仿佛和嚴寒的天氣交織融化在一起了。
“瓢棄尊無綠,爐存火似紅?!睙o綠可沽酒瓢便棄,擁爐求暖火只如紅,很樸實近乎枯筆白描的寫法,背后隱言困城無酒、求碳也稀的困窘境地。這大概是看杜詩的人所不愿意看到的。然而在描寫大時局的背景下,對個人境遇最直白寫實地手法,卻正是以通過細節(jié)和個體寫實來反應(yīng)大時局大場面的一種最有力的手段。兩句極見困城之物資匱乏,偷生之余生活的窘境。關(guān)于“似”字之疑,固有多解。但是其實這里就是說有爐而火不旺,火苗不起,只有一片紅光罷了,不必更做他解。因為困頓,必思解救。然則作者所能寄盼的好消息全無來處,數(shù)州消息斷,愁坐正書空。最后又將個人感遇返還回戰(zhàn)事時局的憂慮之中,完成了從一個片面描寫、感嘆史實全局的一個過程。
“數(shù)州消息斷,愁坐正書空?!敝性娙嗽贇w結(jié)到對于時局的憂念。至德元載(75...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