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內容
一張表梳理歷史朝代順序
屈原楚辭中湘夫人的歷史原型究竟是誰?
屈原和楚辭,香草與美人,是中國浪漫詩風的源頭。很難相信,屈原,一個國家重臣,身為政客,骨子里竟是個感性細膩,想象力豐富的純粹文人。李白詩曰:屈平詞賦懸日月,楚王臺榭空山丘。詩歌可與日月爭輝,清高孤傲的李白都如此贊譽,誠心折服,可見,屈原在詩壇的地位之高。《九歌·湘夫人》是屈原最精美,最具魅力的經典詩篇之一。詩中的女主角湘夫人一直未曾露面,令湘君纏綿吟唱,深情款款,望穿秋水,同時,也讓讀者浮想聯(lián)翩。
《湘夫人》為屈原晚年放逐時,考察民間祭神樂歌加以改造的作品,期間,融入了作者深厚的個人情感,詩歌描寫了一段柏拉圖式的愛情,主要表達了湘君對湘夫人爽約之后的相思之情,“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那種祈之不來,盼而不見的惆悵,那種思而不得的憂傷哀怨,在屈原音韻和婉,清麗精致的娓娓闡述中漸入佳境,纏綿悱惻。一陣颯颯的秋風,幾片飄零的落葉,美麗的輕愁,就如一池悵然的秋水。詩詞寄情草木,托意穿越時空的愛戀,抒發(fā)了屈原葵藿之心卻憂讒畏譏的悲傷情懷。我們知道,詩歌的本意是屈原把自己比作湘君,把楚王比作美人,借湘君向湘夫人求愛未得的故事寓意自己的才華和忠誠,得不到楚王的重用與賞識。
詩中,屈原引用白薠,白芷,玉桂,薜荔,蕙草,杜若等諸多香草,這些美麗的自然景物,為迎接女神的到來,鋪陳并渲染著約會之浪漫唯美的意境。湘君心目中的女神,也如這些幽幽香草,蕙心蘭質,純凈美好,那么,這位湘夫人的歷史原型,到底是誰呢?
傳說很久以前,舜出身寒微,卻能力非凡,德才兼?zhèn)?,深得堯的喜愛,堯將自己的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許配給他,后來又禪位于他。當時湖南九嶷山上有九條惡龍,經常在湘江出沒,周邊洪水泛濫,民不聊生。舜帝向來愛民如子,為此茶飯不香,心急如焚,一心想去懲治惡龍,為民除害。娥皇和女英依依送別丈夫踏上征程,兩姐妹日夜祝福,期盼喜訊。深愛的夫君卻始終杳無音訊,于是,兩弱女子千里迢迢去找尋丈夫。跋山涉水,歷盡千辛萬苦,她們來到了九嶷山,不曾想等待她們的卻是丈夫冰冷冰冷的墳墓。原來,舜斬除了九條惡龍,人民過上了安居樂業(yè)的生活,而他卻嘔心瀝血,不幸病逝,化為湘君男神。湘江的老百姓為他修了一座高大上的墳墓,以此紀念他們崇敬的皇帝。就連九嶷山上的一群仙鶴也感動了,它們不辭辛苦,紛紛從南海銜來珠寶,把一堆黃土裝飾成珍珠墳墓。得知噩耗后,娥皇和女英悲痛萬分,哭了九天九夜,她們傷心的眼淚,滴在了九嶷山的竹子上,竹竿上便呈現(xiàn)出點點淚斑,這就是“湘妃竹”的來歷。接著二女雙雙投江殉夫,被后人稱作湘夫人。男神湘君和女神湘夫人的美麗傳說,感人肺腑,在民間至今流傳。
屈原,和傳說中的湘夫人一樣,有著脫俗高潔的情操,一往情深的忠貞和誓死不悔的剛烈,所有這些,不僅讓他的經典詩詞綻放著永恒的魅力,也讓其獨特的歷史形象千古流芳,影響深遠,正如李澤厚先生的文章《屈原,滿懷情感地上天下地》中寫的“.......那種屈原式的情感操守卻一代又一代...
查看詳情>>與“屈原楚辭中湘夫人的歷史原型究竟是誰?”相關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