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內容
熱門未解之謎 一千余項未解之謎介紹
石達開后人在廣西?這個說法是真的嗎
石達開,外號石敢當,是清朝末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武術家,太平天國的翼王。石達開的一生十分具有傳奇色彩,他十六歲拜將出山,十九歲統(tǒng)帥千軍萬馬,二十歲就被封為翼王。
石達開文武雙全,用兵如神,一生為太平天國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曾經逼的清朝重臣曾國藩跳湖自盡,幸虧被手下及時救出。石達開除了具有很高的軍事謀略,其自身的武功也是極高,是晚清時期的武學大家,與張三豐、達摩祖師、戚繼光、趙匡胤等人不相上下。
石達開雖然是太平天國的翼王,但是他潔身自好,不擾亂百姓,與其他諸王完全不同,被認為是“中國歷代農民起義中最完美的形象”。但是這樣一位完美的戰(zhàn)神,卻英年早逝,而且下場極其悲慘。
史書記載,石達開三十二歲時在大渡河被清軍俘虜,隨后自己被凌遲處死,隨軍妻兒也被殺害。按理說石達開應該沒有后代了,但是近年來,卻有人稱自己是石達開第七代子孫。這些人住在今廣西貴縣,那里也是石達開的老家,但是他們全姓胡而不姓石,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1856年,天京事變爆發(fā),太平天國發(fā)生內亂。內亂最終以東王楊秀清、北王韋昌輝被殺結束。石達開在內亂結束后掌管政務,但是由于石達開在軍民中威望極高,因此天王洪秀全對其心存疑忌。
洪秀全加封自己兄弟為王,對石達開處處牽制,甚至意圖加害。最后,為了避免再次爆發(fā)內訌,石達開迫不得已于1857年5月離開天京,出走西南。
石達開離開天京后,大隊人馬因為他的忠義而跟隨他。石達開先是意圖開辟浙閩根據地,但是因內外矛盾最終失敗。而后石達開軍一路轉戰(zhàn)湖南、廣西、貴州、四川,路線延綿大半個南方地區(qū)。
1864年5月,石達開率太平軍到大渡河,命令士兵多備船閥,準備次日渡河。但奈何天不如人意,當晚天降暴雨,河水暴漲。太平軍多次搶渡不成,最終糧草用盡,三日后清軍到來,太平軍陷入絕境。
為了保全三軍將士性命,石達開棄械投降,隨后被押往成都。石達開凌遲而死,被割了幾千刀,但是始終一聲未吭,觀者無不動容,稱其為“奇男子”。石達開死后,他身邊隨軍的妻兒也都被殺害。但是石達開在廣西的后代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來1861年,石達開行軍途經廣西貴縣老家時,想到自幼帶大自己的姑母,如今已經十一年沒見,于是便抽空約見嫁在平治村的姑母。姑母見到闊別已久的石達開自然十分高興,對石達開身邊的兩個兒子更是喜愛。
姑母覺得石達開南征北戰(zhàn),將兩個孩子帶著身邊既不方便也不安全,于是勸他把孩子留下來。石達開思考良久后,同意留下了最小的兒子。于是姑母便趁著夜色,用圍巾背起小孩,秘密的回到了平治村。
回到平治村的姑母將石達開的兒子放到自己長子胡運平夫婦膝下撫養(yǎng)。村中人知道這是石達開的兒子,都很保密。沒過幾年,石達開犧牲的消息就傳到了村子里。在村中長輩的建議下,石達開的長子改名胡永活,一是表示石達開永遠活在大家心中,二是說石達開還有血脈,不會絕后。
平治村世代保守著這個秘密,石達開的后代得以在清兵一次次的清洗中幸存。直到清朝滅亡后,這個秘密才公之...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