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陸游,字務(wù)觀,號放翁,南宋著名的史學家、文學家,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他生于北宋末年,少年即受到愛國主義熏陶,從此心中便埋下了一顆報國的種子。可惜,流年不利,陸游的成長伴隨著國家的動亂,滿目瘡痍的山河無不刺痛著陸游的心。于是,他便將這一腔孤憤凝聚筆端,創(chuàng)作了大量關(guān)于國恨家仇的詩詞,所有情緒都躍然紙上,此刻,他就像是一個馳騁疆場的斗士。
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推薦這個愛國斗士的五首經(jīng)典詩詞,讓我們穿越千年的時光,來感受他那熱忱的赤子之心。
1.《病起書懷》
病骨支離紗帽寬,孤臣萬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
天地神靈扶廟社,京華父老望和鑾。
出師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燈更細看。
這首詩作于作者52歲,當時恰逢作者遭免官臥病,后移居成都城西南的浣花村,病愈之后,仍心系國家,那句“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是全詩的主旨句,充分表達了作者拳拳的赤子之心。
2.《書憤五首·其一》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guān)。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這首詩作于作者61歲時,詩的前兩句陸游回憶了他早年的經(jīng)歷,曾經(jīng)也是年輕氣盛,縱橫沙場的人物。后兩句回歸現(xiàn)實,望著鏡子中兩鬢斑白的自己,想到尚未收復的山河,不禁贊嘆像諸葛亮這樣的人物,亙古無二。整首詩充滿了詩人壯志未酬的傷感和對時光流逝的無奈,詩句行文大氣渾厚,意境悠遠。
3.《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陸游作此詩的時候已經(jīng)六十八歲高齡了。此時的他早已歸隱山林,但平靜的隱居生活并不能安撫老人焦灼的心。千里之外,他仍心系著朝廷,想到國家尚未統(tǒng)一,他整夜難以成眠,于是在即將天亮的時候,走出籬門寫下了這首感時傷懷之作。
4.《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這首詩與上一首創(chuàng)作于同一年,都是陸游退隱山林之后的作品,但是所抒發(fā)的感情卻比之前明朗了許多。即便是老病纏身獨臥孤村但也不感到悲涼,心里仍然想著報效國家;夜晚聽到的風吹雨打聲,夢到我穿著戎裝踏著冰河走向了前線。整首詩氣勢恢宏、頗有大氣磅礴之感。
5.《示兒》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這首詩是陸游臨終前的絕筆,他終其一生也沒有看到祖國統(tǒng)一。末了他囑咐他的兒子:等到中原安定之日,一定不要忘了拜祭你們的父親。言辭切切,莫不令人動容。
但事實上,陸游的遺愿終究沒能實現(xiàn)。他的兒子沒有等到,孫子沒有等到,一直到玄孫都等到。他們寧可餓死,氣死,投海而死也堅決不投降元軍,可謂“滿門忠烈”。在那場著名的“崖山海戰(zhàn)”(1279年)中,宋元兩軍對峙,最終,宋軍敗北,元軍成功問鼎中原,開啟了新的紀元。至于陸游的遺恨,終究是化作了青煙成為了歷史。
不管怎樣,陸游的愛國精神還是非常值得學習的。尤其現(xiàn)在正值非常時期,無論是沖鋒在前的白衣戰(zhàn)士,還是穩(wěn)定后方的各行工作人員,大家都在各司其職,默默地履行著“位卑未敢忘憂國”的諾言,相信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我們一定會打贏這場曠日持久的攻堅戰(zhàn)!
相關(guān)文章
最新文章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