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導(dǎo)航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雞一聲天下白”“黑云壓城城欲摧,金甲向日金陵開”這是我們大家都熟知的千古名句,而寫下這些千古名句的詩人就是與李白,李商隱并被稱為唐代三李之一的李賀!
李賀的詩作想象力極為豐富,經(jīng)常用神話傳說來托古寓今,上至九天神佛,下至萬獸鬼怪,你都可以在他的詩里找得到一些蛛絲馬跡!李賀才思聰慧,七歲就能寫詩,只可惜一生體弱多病,加之李賀長期傷春悲秋,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以至于身心俱衰,不堪重負。于27歲時英年早逝,他一生寫過很多詩,到目前留存下來的有242首。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一首李賀議論性很強的一首歌行體詩《苦晝短》。
飛光飛光,勸爾一杯酒。
吾不識青天高,黃地厚。
唯見月寒日暖,來煎人壽。
食熊則肥,食蛙則瘦。
神君何在?太一安有?
天東有若木,下置銜燭龍。
吾將斬龍足,嚼龍肉,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
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
何為服黃金、吞白玉?
誰似任公子,云中騎碧驢?
劉徹茂陵多滯骨,嬴政梓棺費鮑魚。
前六句開門見山,感嘆時光流逝,時光本是無形的,同時也是無情的,但是詩人卻把他人形化了,不僅讓時光有形,還讓他有情,親切的叫著飛光,飛光,你停一下,來喝杯酒,然后還和時光攀談,說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只見日月更替,人壽短苦。雖然詩人把時光實質(zhì)化了,但被詩人實質(zhì)化的這個時光任然是不存在的,即便如此,“月寒日暖”的變化卻是真實的,和一個虛無時光攀談,卻說的真實感受,這種實中寫虛,虛中寫實的手法當真也是極妙的!
后四句是感嘆生命短促的,說人的胖瘦,壽命長短,和飲食的好壞有關(guān),無論貧窮富裕,都要靠食物維持生命,世界上根本沒有神君,太一之類保佑人長生的神仙,如果有那在哪里?前六句和這四句都是寫的時光流逝,生命短促,可以算做第一部分。
“天東若有木”至“服黃金,吞白玉”算是第二部分,寫了解除“晝短”痛苦的方法。若木,燭龍,本來是兩個互不相干的神話傳說,經(jīng)過詩人改造,說在天的東邊有一棵參天大樹,大樹下面盤著一條銜燭而照的神龍,可以把大地照亮,只要我將燭龍殺而食之,就能讓晝夜不能更替,沒有日夜更替,就可以解除人們的生死之憂了,又何必“服黃金,吞白玉”呢。道教認為吞服金玉可以長壽。這里詩人用一個虛幻的故事來當做解除“晝短”解決的辦法,第一,算是給自己或者說人們一個心理安慰,第二,也諷刺了那些亂說亂信的所謂的長生之道東西,害人害己,意在說,你們那些所謂的長生之道還不如我這方法來的實在。
詩的最后四句也是第三部分,又回到了現(xiàn)實,是說求仙不是解除“晝短”之苦的辦法,想求仙至長生的人終歸也死了,服金吞玉也是枉然,世上根本不存在什么長生不老的仙人,哪有什么百日飛升,得道成仙的事情,傳說中騎白毛驢升天的任公子也無從考證,即使是像秦始皇,漢武帝這樣的一代雄主,他們求仙長生的夢想也都落空了,遭到了歷史的嘲笑?!稘h武帝內(nèi)傳》說漢武帝劉徹死后棺響動,香霧繚繞,得道尸骨飛化的結(jié)果,李賀卻說墓中留下來的不過是一堆腐臭的濁骨凡胎,而秦始皇死后耗費大量的鮑魚,還是難以掩蓋尸體的腐臭,把他們愚妄無知的行為鞭撻的入骨三分。
李賀否定神仙之說,并不是只是對人生的這個問題探討,還有一點是因為當時,唐憲宗“好神仙,求方士”為了求長生不老藥,竟然到了委任方士為臺州刺史的荒唐地步,皇帝都如此,上行下效,當時很多大臣,達官貴族,求仙服藥,追求長生。成了一股風(fēng)氣,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唐憲宗如此,一向憂國憂民的李賀怎么不氣?
李賀以此鮮明態(tài)度來大唱反調(diào),表達了詩人的勇氣和正義感,也對求仙的愚昧行為進行了批判和諷刺!
相關(guān)文章
最新文章
為您推薦